湟源绘就新时代美丽幸福画卷

2022/8/8 来源:不详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近年来,湟源人民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上凝心聚力、筑梦前行,在坚韧前行的改革进程中攻坚克难、薪火相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上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两个绝对”为标准,以“两个绝对”具体化为载体,坚持新发展理念,致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湟源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实力持续迈上新台阶,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呈现出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后,勤劳勇敢的湟源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县生产总值由年的万元,增加到年的30.36亿元,是年的.7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年的元,达到年的元,是年的倍,呈现出逐年走高的发展态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三二”型产业格局转变为“二三一”型,三次产业比重由年的48.62:13:38.38调整为年的19.8:45.3:34.9。

产业水平持续提升

农牧业生产稳步提高——农业种养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从人民公社的统收统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铺开,从人种天收的传统种植模式到机械化耕作和科学种田,从单纯种粮到农林牧业全面发展,再到以工促农的农业产业化,农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年的.8万元,年达到9.87亿元。年粮食产量达到1.95万吨,草食畜存栏34.86万头(只),农业机械总动力16.8万千瓦。

工业经济加快增长——湟源坚持深入挖掘一二三产高度融合并重的产业元素,做大做强冶炼、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由年的万元上升到年的43.17亿元。

服务业全面发展——湟源服务业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服务业门类不断完善,凸显出全面发展态势。信息服务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及休闲娱乐业等新兴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并不断壮大,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不断增强。年服务业增加值0.08亿元,同比增长27.43%。

财政实力不断壮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湟源县财政收入的规模很小,财政基础十分薄弱。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为10.7万元。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湟源的财政实力显著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年达到1.4亿元。年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万元,年为21.亿元,是年的倍。财政收支的快速增长标志着湟源经济质量的显著提高,较好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解放初,缺衣少食、物资匮乏。改革开放以来,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迭代。消费品市场发生深刻变化,各种经济参与市场竞争,市场不断繁荣,规模不断扩大。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32亿元,比年翻了番。

基础设施建设更完善

多年来,伴随着财政实力的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幅增加,全县交通运输、信息传输等事业日新月异。

固投规模持续扩大——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解放初期湟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很小,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仅为16.98万元,年也只有.7万元,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投资规模逐步扩大,至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达13.2亿元。

交通运输日益完善——过去,湟源县可运营客运线仅有公里,年底全县境内公路里程达到.58公里,全县7乡2镇基本通水泥和柏油路,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贯通城乡,连接毗邻各县的公路网。

信息传输技术快速提升——年,全县邮电业务总量.77万元,较年增长26.5倍。互联网用户达到1.77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为%。

民生福祉节节攀升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88.9元,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元。全县居民“衣食住行用”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人民群众手头宽裕了,储蓄增加了,截止到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了57.5亿元,是年的倍。

文教卫生蓬勃发展——湟源县教育事业从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到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发展新征程,学生逐渐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从仅靠一根粉笔在黑板上书写教学到逐渐使用电视机、投影仪,再到利用交互式触摸一体机、智慧黑板,信息化环境下辅助教学的手段变得越来越智能。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校园所,在校生人,专任教师名。

湟源县以全县人民健康需求为着力点,实现了卫生计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县医疗机构数量从年的13家增加到年的16家。床位数从张增加到张。全县建成省、市级临床特色和重点专科共7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或助理医师1.65人,注册护士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1.74人。

社会保障日趋完善——从年到年间,城镇职工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相继实施,形成了社会保险制度对人群的全覆盖。截止到年底,全县各险种的参保人数已达到22万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全县精准扶贫人员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

脱贫攻坚扎实有效——湟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全面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综合实施各类帮扶措施,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补齐短板,把脱贫攻坚放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截止到年6月,全县户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5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顺利实现贫困县“摘帽”。

林业生态成效明显——解放前夕,全县仅存天然林5.74万亩,森林覆盖率只有2.6%。通过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县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目前,全县森林面积6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3.6%,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画卷正在湟源大地徐徐展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10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