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西行青海之一走进青海湖
2022/9/5 来源:不详北京痤疮治疗好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16/9323136.html
又到八月,又到仲商,我和朋友们又一次相聚到夏都西宁,领略大美青海别样的美。
八月七日至八月十三日,“走进大美青海--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国网络媒体青海行采访活动,将在这个美丽的月份拉开帷幕。
青海的寺庙、雪山、羊群、牦牛、经幡、僧人、湖泊、转经筒、帐篷,总是吸引着远方的游客,不远万里来到青海,来到这片充满神奇的土地,探寻这里的神秘。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青海的媒体行活动,青海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淳朴民风,总是令我深深地沉醉、留恋、向往,在一次一次的行走中,喜欢上了这片厚重的土地,在梦中一次又一次地走进青海,走进巍峨的祁连雪山,走进烟波浩渺的青海湖,走进那茫茫的戈壁,走进那万年不朽的胡杨林。
8月8日,在简短的启动仪式后,媒体记者乘坐大巴,奔赴本次媒体行的第一站----美丽的青海湖。
车辆驶出西宁市区,一路前行,就到了去青海湖的必经之地日月山,日月山位于西宁市湟源县西南40公里,属祁连山脉,日月山不仅有恢宏的历史意义,它还有非常重大的地理意义。它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上,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叠合区,划分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是青海省内外流域的天然分界线。
日月山自古就是历史上"羌中道"、"丝绸南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也曾经是会盟、和亲、战争以及"茶盐"、"茶马"互市等等重多历史事件的见证,大唐时期,文成公主就是在这里脱下汉服,换上藏装,用十六岁花季汉家女子柔弱的肩头,承担起汉藏团结的重任。
如今的日月山依然在安静的守望,守望着文成公主的衣冠冢,隔着车窗,望着日月山,好像时光倒流,又回到驼铃声声的当年,当年的小公主回头依依不舍地望着渐行渐远的大唐山川,深深的呼吸一下大唐家乡的空气,毅然消失在高原特有的猎猎长风中。
经过两个小时的行程,我们抵达青海湖,八月的青海,正是油菜花开的时节,美丽的青海湖用金黄、蔚蓝的色彩,迎接着远方来的媒体记者,用青海独有的风景,给朋友们一个惊喜,一个惊奇。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青海湖地处高原,在7、8月份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度左右,此时是青海湖最美之时,环湖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碧波万顷的湛蓝外围散布着金灿灿的亮黄,高山牧场的野花五彩缤纷,如绸似锦,数不尽的牛羊膘肥体壮,点缀其间。
站在青海湖边,遥望着这片一望无际的碧水,浮想联翩。她像海,却没有波澜;她是湖,却无边无际;她是玉,却波光粼粼;她是镜,却大的看不到我自己。
这片湖水,是大自然对青海的厚爱,是对青海最珍贵的馈赠。
顺着步道前行,在防浪堤旁,一群鱼儿和水鸟,丝毫没有惧怕,专心致志的品味游客撒下的食料。一个小朋友从妈妈的手里接过一包饲料,用力地撒了出去,刚落到水面,鱼儿、水鸟一拥而上,争相抢食,逗的游客们开心大笑。
在青海,在青海湖,生态保护深入人心,人与自然可以如此完美的和谐共处。
环湖前行,有农牧民在自己耕种的油菜地旁,为游客提供骑马游玩的项目,不时有游客骑上骏马,胆子小的在牧民的牵引下前行,会骑术的自己就策马奔腾。
一位经营马匹的农牧民告诉我,随着时代的前进,现在不仅为游客准备了马匹,另外还提供自行车服务,让来到青海湖的每一位朋友,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游玩方式。
远远望去,在青海湖蔚蓝色的衬托下,油菜花中的经幡、吊椅、藏包,显得格外醒目,在花田小道上的骑马人,踩着自行车游玩的人们,又给了这片土地更多的灵动,更多的诗意。
这是一幅唯美的画面,这是一首动听的田园交响曲。
青海湖的参观接近尾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和朋友们还将走进民族特色浓郁的乌兰、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共和、“高原小江南”贵德、“彩虹故乡”互助,继续聚焦当地的生态保护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