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丹噶尔皮绣针尖散落的皮毛艺术中

2022/11/5 来源:不详

中新社西宁4月11日电题:青海丹噶尔皮绣:针尖散落的“皮毛”艺术

作者李隽

傍晚,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吃过晚饭的李万梅拿出洁白柔软的皮革准备刺绣。灯光下,皮革上的藏族姑娘娇美灵动,散在姑娘身边的羊羔憨态可掬。

“羊羔最可爱的就是小卷毛了,大羊卷大点,小羊就要把线分成多股,卷小一点,绣出来才轻薄精致。”李万梅捋着手中的羊毛丝线说。

李万梅手中的绣品就是中国西部独具特色的皮绣。皮绣源自青海省湟源县即丹噶尔古城,迄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湟源为古羌人生活栖息的地方,是由内地通往西部牧区至西藏的交通要隘,也是丝绸南路和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驿站。

丹噶尔皮绣取材各类特制皮料,用毛线、皮绳、马尾、马鬃及丝、绒、棉等多种颜色的绣线,用盘、攒、堆、辫、绣等针法制作而成的民间手工艺品,形象生动、质感强烈。

52岁的李永清是青海湟源县人,是丹噶尔皮绣传承人之一。年,她创办了技能培训学校,从事青海民间手工艺制作的创业培训。年,李永清组织学校专业教师及绣娘,开始对“皮绣”手工艺品进行研发。

“皮革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经纬线,所以不能出错,绣错了再拆,整幅作品就不好了,因为扎出的针眼怎么绣也盖不掉,所以绣皮绣的要求非常高。”李永清介绍,越是精致的作品越不可以出错,尤其是在皮子上刺绣,更加考验绣娘的刺绣技艺。

李永清说,皮绣面临的难题主要是技术。因为皮绣是失传了的工艺,一些民间继承人已经离世,原始的资料零散有限,以前是简单的皮质实用品上刺绣,现在是工艺品,要求更加精细。给牛羊毛线上色、毛线的粗细等都要一遍遍的尝试才能选定。很多皮绣针法失传很久,在现实的皮绣制作中,需要慢慢摸索,还要根据现代人的审美来做符合现代人喜好的皮绣,所以把皮绣作为工艺品推向市场,等于是重新开始。

如今,丹噶尔皮绣成为了青藏高原民间艺术一绝,并形成产业走向市场,很多产品都远销国内外,尤其受到日本、俄罗斯、英国等国家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2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