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厚植底色逐绿前行走进甘肃省

2022/10/22 来源:不详

北京手足癣医院医师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710.html

嗨!小伙伴们~昨天已经告诉大家

“黄河上游川甘青水源涵养区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协作研讨会”

即将在咱们阿坝州拉开序幕

为让大家领略各地

在推动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

和高质量发展中的做法和成效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

去甘肃省甘南州“耍一耍~

厚植底色逐绿前行

甘肃省甘南州

生态环境保护综述

“草原广阔无垠、群山青翠欲滴、空气清新怡人……”走进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无论是高山河谷,还是草原湿地,沁人心脾的是洁净的空气,映入眼帘的是绿水青山,人与自然在这里和谐共生。

这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景象背后,是甘南州坚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甘南州委、州政府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重要位置,紧紧抓住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机遇,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大力实施“生态立州”战略,着力打造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态,全面构建山青水秀的生态环境,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快构筑高原生态安全屏障。

这是回应时代命题所作出的实践创新,体现了保护生态不计其利、面向未来不计其功的责任担当。当前,甘南正用“留白”的手法,给生态留出空间,让生态文明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永续发展的基础,一幅以生态为底、绿色为径的幸福美丽画卷正在甘南人的手上逐渐绘就,清晰可辨……

生态为底

——严守底线抓治理

打造生态文明典范

对甘南而言,生态保护不是“选择题”,是“必做题”;不是“包袱”,是机遇,是肩负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

甘南作为黄河、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巨大天然屏障,加强河(湖)保护、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面对生态保护的历史责任,甘南儿女义无反顾、主动出击、迅速行动。

近年来,甘南州委、州政府把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早在年,甘南州便将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建设“生态甘南”提到了“五大战略”和“五大建设”的首位去深入推进;年,再次把“着力打造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态”和“构建山青水秀的生态环境”作为打造“五大生态”和构筑“十大环境”的重点内容进行强化落实,先后制定出台《甘南州深入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努力建设“生态甘南”的实施意见》《中共甘南州委甘南州人民政府关于抢占“绿色崛起”制高点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性文件24个,编制完成《甘南州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甘南州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建设规划》等中长期规划、方案17个,颁布实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7部,从组织领导、政策制定、法制建设等方面全面保障了绿色崛起奋斗目标不断实现。

立足甘南生态功能定位,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争取落实各类规划方案,加快推进示范试点建设,大力实施生态项目,全州生态环境整体面貌稳步改善:

——不断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范围,有效管护天然林.42万亩、公益林.27万亩,退耕还林33.1万亩、荒山造林(人工造林)53.21万亩、森林抚育40.2万亩、封山育林3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45%。

——大力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划定基本草原区.91万亩,实施草原禁牧万亩、推行草畜平衡.84万亩,核减超载牲畜92.37万个羊单位,天然草原平均盖度由“十二五”初的92%提高到96.87%。

——全力实施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1.45万户游牧民实现定居,.5万亩草原鼠害、.4万亩沙化草场和黑土滩、平方公里小流域得到有效治理。

一项项立足实际的措施、一次次科学发展的呵护,是甘南的风雨环保路、浓浓民生情。

近几年,“清理垃圾”已经成了玛曲县欧拉乡达尔庆村牧民群众的习惯。每年3月初,达尔庆村全体村民都会自发组织进行环境卫生、水源地、河道大清理。“我们村不要说饮料瓶、易拉罐,就连塑料袋都很少见。”村民拉毛加骄傲地说,现在娃娃们也很注意环保,大家觉得环境好,住着也舒服。

甘南州坚守生态红线,坚持严管严查,持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年以来,甘南州现场执法检查企业家(次),立案查处件环境违法案件,共处罚金万元,办结各类环境信访案件件。

一回回约谈,一张张罚单,一次次行动,展现了甘南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信心和决心,彰显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庄重与威严。

据了解,甘南州围绕打好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累计投资3.79亿元,实施污染防治项目个,圆满完成甘肃省下达的各年度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落实燃煤锅炉改造治理等6项重点任务清单,连续五年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年度空气质量目标任务,年和年,合作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全省排名第一。

绿色为径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铺就生态富民路

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路径选择。甘南州立足生态资源,以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为方向,淘汰落后产能,降低单位能耗,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产业体系,精心培育发展循环农牧业、文化旅游业、中藏医药、通道物流、节能环保、数据信息6大生态产业,全力打造区域绿色经济增长极。

舟曲县在城关镇庙沟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过程中,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文遗迹、民间艺术、传统劳作方式,紧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和富民产业培育,逐户制定帮扶措施,从村寨环境整治、房屋立面整治、村寨道路修建、休闲长廊与观光亭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提升,村貌焕然一新。如今,该村环境好起来了,乡村美起来了,游客多起来了,人气旺起来了,群众的收入增起来了。据了解,庙沟村每年接待游客达人次,增加旅游收入近10万元。全村已发展专业合作社2家,吸收贫困户6户,每户年分红元;种植猪苓18亩,其他药材30亩,养殖中华蜂箱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户,吸收带动贫困户29户。

立足州情实际,顺应发展形势,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实践,以自然村为单元,甘南州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个。按照“”建设标准,落实“七改六化三治两分离”措施,实施了“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十五个方面的项目,最大限度地调动农牧民投工投劳、筹资共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先行先试到全面推开,从打造样板到建立标准,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实现了从“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的升华。

据了解,一直以来,甘南州坚持绿色发展,不断优化生态产业体系,新(改、扩)建牲畜暖棚、贮草棚座31.68万平方米、累计扶持养殖场(专业合作社)个,创建国家级、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32个,畜牧业实现连年丰收;建立育苗基地2.58万多亩,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9处,藏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2.6万亩;整合项目资金15.15亿元,实施了65个旅游建设项目,建成观景台51处、游客中心16个、旅游厕所座,打造4A级国家级旅游景区7个、3A级国家级旅游景区12个,国家A级以上景区达到31个,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2.9亿元,分别增长18%和25%。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甘南州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不懈努力。

蓝天白云下,青青草原上矗立着的“您已进入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大型广告牌,成了甘南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年3月,为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脏乱差”顽疾,甘南州委、州政府下定决心,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这场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解决了“脏乱差”问题。此后,甘南州在成功实现“全域无垃圾”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抢占绿色崛起制高点、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的战略决策,持续释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在推动转型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产业、实现绿色崛起等方面的裂变效应,受到了海内外游客的高度称赞。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样恬静、美好、温暖的画面在甘南州随处可见。让甘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是践行者。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在甘南州已成为新风尚。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坚决摒弃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正逐渐成为甘南大地的共识,汇聚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增长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19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