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西宁晚报

2023/1/8 来源:不详

白癜风 http://pf.39.net/xwdt/210627/9113231.html

实现一个同步、打造五个示范、建设“两美湟源”——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湟源县紧抓机遇、科学谋划、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实施产业拉动、科技驱动、生态推动、品牌带动、内外互动、城乡联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路子,实现“”总目标。

“一个同步”:继续弘扬“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小高陵精神,致力实现“绿水青山的高颜值、经济发展的高质量、社会民生的高品质”,与全市同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五个示范”:建设湟水源头生态安全屏障新高地,打造“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加快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县建设,打造全省生态循环农牧业先行区;改造升级传统工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全省农牧结合部特色产业集聚区;提升“一心两轴”景区串联成线服务功能,打造全省文商旅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服务涉藏州县物资保障基地,打造全省唱响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旋律的“样板县”。

“两美湟源”: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满足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态和美好生活的需要,打造湟水上游生态美、生活美的“两美”新湟源。

凝心聚力干劲足,

耕耘奋进新一年

一要坚持生态引领,做好湟水上游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文章。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扎实做好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信访案件整改。培育壮大生态经济,常态化开展排污权、碳汇交易,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二要坚持产业升级,加快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新经济发展。促进支柱产业加快壮大,新兴优势产业链稳步形成,农业基础更加稳固,“湟源品牌”绿色农产品加工能力、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全力构建高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三要坚持协调发展,不断完善综合交通路网、电网、水网、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县域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电力、通讯、供热、燃气、供排水等地下管网建设,提升全县防洪排涝能力。

四要坚持改革开放,加强与“数字湟源”“智慧湟源”资源整合。

五要坚持乡村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特色兴农4大工程。

六要坚持民生为要,突出就业优先。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新增就业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7万人次,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七要坚持法治保障,逐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履行 府职能,行 效率和执法公信力显著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推进,平安湟源建设和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迈上新台阶。

八个“新”向经济社会

主要预期指标奋进

经济社会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节能降碳减排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

绘就绿水青山新蓝图。不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严守“三线一单”,建设湟水源头生态屏障新高地。高水平打好蓝天保卫战,高质量推进碧水保卫战,高标准推动净土保卫战,高效率健全环保机制,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拓展投资拉动新能量。坚持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保障围绕项目转,能开则开、能早则早、能多则多、能快则快,全面推进已征集年度55项建设项目开工落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实现乡村振兴新提升。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重中之重,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突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培育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培育产业发展新热点。激发工业经济活力,丰富文旅业态,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加快推进丹噶尔古城二期、博物馆建设等项目,重点完成城隍庙、文庙、赤岭遗址、哈拉库图古城等保护规划项目、国道沿线综合环境整治及环卫设施建设项目,加强景区旅游宣传工作,深入挖掘“古色”“绿色”“红色”等特色旅游资源,建设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促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提质增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至“ 一公里”,打造全省文商旅城融合示范区。

构建城乡融合新格局。拓展城乡发展空间,加快城乡建设步伐,推进日月美丽城镇建设,启动纳隆河以东、池汉片区2处房地产开发新建项目,推进金水豪庭、香江花园2处续建项目。加快扎草路、纵二路、东环路等项目建设进度,积极争取东西大街、南大街市 道路扩建项目;推进公交客运综合服务中心、大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日月集镇道路管网建设、年通村公路等续建项目,加快实施老旧小区区内配套、县城排水防涝等项目建设。

增进民生民计新福祉。推进健康湟源建设,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持续提升乡镇卫生院诊疗水平,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电子化签约服务、电子体检、慢病管理等信息化平台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困难人员帮扶和托底安置,按照公建民营方式抓好老年活动中心和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运营。落实就业优先 策,做好新就业大学生、退役 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重点加大康养、服务等紧缺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申中乡卡路村、大华镇何家庄村幼儿园等学前普惠项目和职校四期建设项目,坚持群众提、大家定、 府办,抓好15项年度民生实事办理工作,优化民生服务、创造更多福祉。

塑造县域发展新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严格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保证各类市场主体享有依法公平参与竞争的机会,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加快培育本土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 限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落实支持非公经济发展 策举措,推进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探索实施县域医共体医保费用总额付费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医保信息化平台建设,做好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

激发社会治理新效能。巩固法治 府建设成果,做好“八五”普法各项工作,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让人民群众方便快捷享有法律服务,满足群众法治文化需求。强化城乡社会治理能力,深化社会治安分级评价机制改革,常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雪亮工程、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和 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促进平安湟源、法治湟源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加快建设综合应急物资储备库。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28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