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源县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
2023/4/9 来源:不详「本文来源:中国农网」
为打好种业翻身第一仗,根据农业农村部、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统一部署,青海省湟源县从6月份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粮食、蔬菜、牧草、果树等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此次行动旨在查清湟源县各类农作物的种植历史、栽培制度、品种更替、社会经济和环境变化,以及重要农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濒危状况等重要信息,力争年底完成普查及系统调查任务。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品种创新的基础。青藏高原农业生态类型多样,有丰富的农业种质资源,开展全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系统调查和抢救性收集保护,可以明确不同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品种多样性和演化特征,预测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变化趋势,丰富全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数量,不仅能防止具有重要潜在利用价值种质资源的消失和灭绝,而且通过妥善保存,还能为农作物品种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基因资源,促进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县种子站调查队自6月份开始就对全县范围内农作物古老地方品种、种植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重要农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以及其他珍稀、濒危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普查和征集,截止目前,普查与征集到各类作物品种19份,其中老品种蔬菜种质资源5份、蚕豆1份、小黄燕麦1份,青稞老品种3份;调查到野生近缘种4份(核桃、花椒树、梨树各1份)苹果树2份。
县种子站调查队队员康清科普表示,此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的初衷是明确湟源县作物的古老地方品种,种植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重要农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以及其他珍稀、濒危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布状况,抢救性收集珍贵、稀有、濒危、特有种质资源,为实现有效保护与高效利用提供依据。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孙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