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墓葬形式第二墓室

2024/8/6 来源:不详

二墓室

洞穴墓室

利用天然岩洞或土洞作为墓地,即死者掩埋在生人所居的洞穴内,始自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仍较流行。如:旧石器时代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新石器时代的江西万年仙人洞、桂林甑皮岩等均发现有此类墓室。有的洞是土洞,先挖一竖穴式土坑(墓道),然后在坑底部一侧壁挖一横穴墓室而成,呈“凸”字形。这种墓的墓道与墓室之间常用成排的木棍或木板封闭,起着封门的作用。其墓室平面呈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墓室壁往上内收呈弧形,即为洞室。墓室的一端伸出一墓道,作竖穴状,一头大一头窄,平面呈梯形。在墓室于墓道之间往往有木板或木棍封堵,起着封门的作用。有的在墓室口竖立1至2块扁平的石块,也有的垒成一排石块。这可以说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最先进、最复杂的墓葬结构。从乐都柳湾发现的48座凸字形墓来看,墓的规模一般较大,最大者如柳湾M,系3人合葬墓,墓长4.2米,宽2.25米,墓道长1.5米。

积石墓室

积石墓室始自原始时期,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期。积石墓室是一种用天然风裂石块,采用压缝交迭的方法,在地面筑成的墓室,在我国多分布在东北地区。如辽宁红山文化的牛河梁“积石冢”,以石垒墙、以石筑墓、以石封顶。辽东半岛小珠山文化晚期旅顺四平山和老铁山也发现有积石墓。这类墓多分布在山梁或高坡上,墓内埋有数人至数十人不等,外围放置桶形陶器,形成积石大冢。一座积石冢,一般占地三四百平方米,最大的达一千多平方米。积石冢呈方、圆两种。室壁用4~6层较规整的石块、石板叠砌内壁平直,室顶盖薄石板。积石冢平均垒石高度在1米以上。

堆土墓室

堆土墓室的总体特征是,墓室构筑于地面之上,系由地面堆土构筑而成。主要流行于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中。良渚文化有60%左右的遗址属所谓的“土墩遗址”,这种土墩系人工堆筑而成,一般高约6米,也有少数高度在2米左右。许多土墩上发现有由祭坛和墓葬组合而成的所谓祭坛墓地,尤以早期的赵陵山、张陵山,中期的瑶山和反山,晚期的寺墩和福泉山最为典型。如浙江余杭县长命乡雉山村的反山遗址,是一座高约5米、东西长约90米、南北宽约30米的人工堆筑的熟土墩,墩上发掘清理了7座良渚文化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竖穴土坑墓室

竖穴土坑墓室在新石器时代最为流行、数量最多,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及华北、东北、西北各地,在长江流域及华南的某些地区也有发现。这类墓室是由地面垂直下挖而成,依平面的形状可分为长方形、方形、圆形或椭圆形、三角形、不规则形等,其中以长方形最为多见。

长方形土坑墓又称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其特点是墓坑呈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四壁平陡,口、底同大,或部分口部略大于墓底。它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各文化中发现数量最多的墓葬形式。墓坑的大小、深浅,各地情况不一。大体说来,以长约1.6~2米、宽05~0.7米的居多,且多为成人单人葬。墓坑较小的,一般多属于小孩葬或屈肢葬墓。早期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多较小较浅,仅能容尸,一般长约2米左右,宽1米左右,深多在2米以内。中、晚期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墓,如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现墓葬座,已清理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慕。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大型墓仅6座,长约29~3.2米、宽约2~2.75米、深07~2.1米;中型墓四五十座,长2.2~2.5米,宽约0.8~1米、深2米以上;小型墓最多,长约2米、宽0.4~0.6米、深05~1米。山东大汶口墓地M10长4.2米、宽32米,墓底有二层台。四川西昌礼州遗址的M4长达8.5米。

方形土坑墓的墓坑呈方形,四壁平陡,口、底同大或口部略大于底部。这种墓在仰韶文化早、中期、大汶口文化早期和马家浜文化中,均被用作同性成年人合葬墓;而在大汶口文化中期、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崧泽文化中,则被用作成年男女合葬墓。

圆形土坑墓也比较多见。其特点是墓室坑呈圆形或椭圆形,一般口径为~2.56米。它多是利用废弃的窑穴作为慕坑的。最早见于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墓葬。此后,在甘肃永靖张家嘴发现的一座齐家文化圆坑墓,保存较好,坑壁平整,口径与底径相若,人骨架埋在坑底的东侧。武威皇娘娘台第四次发掘时也发现9座圆坑墓。这种用窑穴埋葬死者的习俗,在辛店文化时期还继续存在。

三角形墓见于青海湟源县大华中庄卡约文化墓地,共23座,平面近似于等腰三角形,规模多较大,底边长多在2.5米、高3米以上,并带有生土二层台。

不规则形墓有大有小,如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早期的M45,平面呈人头形,南北长4.1米、东西宽31米、深05米,墓内埋葬4人,中间一人可能为墓主人,左右两侧发现有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图案,可能是一座性质比较特殊的墓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68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