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人才发挥积极牵引带动作用西宁晚报

2024/12/2 来源:不详

西宁市在千方百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统筹抓好本土人才培养,注重激发本土人才创造活力。在各行各业中,尤其是在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一批本土人才认真履职,发挥作用,成为助力精准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的好帮手。促进绿色农业与现代化技术相融合赵永德是湟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系第一批西宁市“引才聚才计划”培养二类人才。他牵头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由2万亩增加到3.5万亩,使全县化肥和化学农药使用量分别减少20.7%、20.1%。他在上新庄、鲁沙尔镇指导建立万亩油菜生产基地各1个,油料基地平均亩产从原来的公斤提高到公斤。他指导新建马铃薯交易中心、加工基地、深加工基地、淀粉加工和马铃薯脱毒繁育中心各1个,新建农作物病虫疫情综合性监测点6个、油菜籽榨油坊2个。他带领团队重点推广油菜、蚕豆、玉米机械式精量铺膜播种技术亩,覆膜油菜、蚕豆平均产量分别达到公斤/亩、公斤/亩,较全县平均产量分别增长7%、21%。提升绿色食品质量标准何冰是西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研究员,系第一批西宁市“引才聚才计划”培养二类人才。何冰带领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蔬菜生产技术人员进行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研究示范。在湟源县胡萝卜示范基地,通过4个新品种的引进、病虫害生态调控技术、有机肥高效使用、节水灌溉等技术的配套应用,示范基地胡萝卜亩产量从公斤提高到公斤,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她带领团队完成的《绿色食品胡萝卜生产技术》地方标准,在全省发布实施,并申报发明专利。通过试验示范红根甜菜(火焰参)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带动湟中县田家寨7个合作社、7个村亩产达到至公斤、亩产值提高余元。带头探索优势种植模式李生楷是西宁市种子站高级农艺师,系第一批西宁市“引才聚才计划”培养二类人才。李生楷以产品市场需求为导向,指导引育荷兰豆、长寿仁豆、菜用蚕豆等优势品种12个,在湟中县、湟源县建立试验示范基地8处。他主持研发具有显著地域优势的豆科蔬菜高效种植模式2种,示范推广种植面积近亩,平均亩产值0.7万元,比种植小麦、青稞、小油菜等常规农作物产值提高10倍左右。他主持研发禾豆混播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3种,示范推广2万余亩,平均每亩减少化肥用量3.3公斤,增加豆类产品约60公斤,每亩增加经济效益约元。(通讯员易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76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