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靖婵温情溢漫的西宁

2022/8/11 来源:不详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

「来源:|西宁表情ID:xndbq」

分享世间美好

風景

人文

摄影

文学

視覚

温情溢漫的西宁

TableqinginXining

作者

汪靖婵(青海)

说起“西宁”这个坐落在西北高原上的被誉为“夏都”的城市,西北人当然是耳熟能详了,对于南方人兴许稍有点陌生了。随着网络的发达和教育的普及这几年应该不会再有人突兀的问起“西宁”在哪里的问题了吧。

但凡提及“西宁”这座结满乡愁的城市,既爱又痴。曾远赴江苏求学,初到江苏时,作为西北的孩子,常常被有不少称为“内地”人的同学纷纷专程跑来会问一些可笑问题。诸如:“青海是哪个省”;“青海是不是有海”;“青海是不是属于青岛”;“青海的省会是什么”;“青海在哪里”。在那一段青葱岁月里,被同学们问这样的问题问到怀疑人生。难道这些内地的孩子不学地理吗?这些我们初中就知道的了如指掌的常识她们为何还不知道?难道他们的教学质量比我们差?后来在我耐心地一一讲解后,她们才都“哦哦”的点头,一副“原来如此”的惊愕表情和顿悟后的豁然。即使对于我的家乡同学们是一副闻所未闻的态势,我也不生气,反而会不耐其烦的讲说。讲一些家乡的特色,讲一些唯属于青海人的童年趣事。每每这时,同学们听的是津津有味,而我讲的是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因为我打心底里深切的热爱我的家乡,津津乐道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情、一桩一事,那都是骄傲自豪的。

再说起西宁,作为西宁人中的一员,真切为西宁这座城市而倍感骄傲。它是一座冬暖夏凉四季分明的城市,在这里,春有绿荫,秋有月,夏有百花,冬有雪;在这里,云蒸霞蔚,月朗星明,天高云厚,空气清新,温湿宜人。一年四季皆有湛蓝蓝的天空,白盈盈的云朵;这里有延绵不绝的群山,终年不化的雪山;这里有最适合人居住的宜人气候,有一方热情豪爽的西宁人民。这里的人民淳朴善良,奔放热忱,待人宽厚,为人厚道。

这几天,西宁,这座平日里灯火通明,霓虹摇曳,人流如泻,车流如洪的城市突然就清静了。

西宁市突然被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浓雾所笼罩,很多市民被居家隔离,街道突然就不拥堵了,往返路上车辆明显少了,行人稀疏,红绿灯路口再也不拥堵了,没有了簇拥着过马路的行人顿时安静极了。正值深秋,枯黄的树叶静静地铺满了街道,跟随过往的车辆肆意翻卷着,道旁的树上大部分树叶已落光,前几天还有绿意的柳树叶子也逐渐泛黄,稀稀疏疏细长的枝条在微风里轻舞,喧闹的街道突然就清寂了,好一番落寞的景象,有点寂寂然。虽然车辆稀少,但是红灯依然不能闯,就在等红灯的片刻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一群穿防护服的人,从头到脚全副武装,白白的衣服特别耀眼,也分不清是男是女,集中向公交站牌走去,很醒目的着装顿时吸引了眼球,或许他们正是参加抗疫的志愿者,或许是某个厂里的职工,不管他们是干什么的,这种情景是少有的,说明疫情是严重的。在这危机时刻,常常有暖心的一幕轻轻地撞击着心灵,使心田漾起暖流阵阵,内心深处时不时的被抨击一番。有时会热泪盈眶,有时会激动良久,有时会暗暗自喜,有时会静默深思。不知道是这群穿着洁白防护服,全副武装只露两只眼睛的天使们;当然他们中有医务工作者,有各部门各岗位派遣的工作人员,有群众自发报名参加的志愿者。还是乐善好施的市民朋友们,不管是谁,都只为了一件事:为抗战疫情而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他们唯一共同的心愿就是疫情早点结束。

因为工作需要,这几天我也有幸加入到公司的疫情防护工作行列里,真真切切体验了一下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是什么感觉,那当然不是好玩,那是一份实实在在的责任,薄如纸的衣服自有一份厚重的感觉。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好,是每一位员工的职责,而把每一位人自身的工作成果凝聚到一起那就是无形的力量,继而把这无形的力量汇聚到一起那就是奇迹。

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平台发出的优秀文章,偶尔目睹《西宁表情》文学群里的一个个小举动让人不由得眼眶湿润。在这危难时期,平台里的个别文学爱好者连同播音朗诵爱好者们为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们奉献爱心,自发捐募,筹备资金,买菜做饭,连同几家清真餐馆一起齐心协力把最温暖的爱心、最深切的情意和最可口的饭菜送到抗疫一线的英雄手里,小小举动,暖暖的情,深深的爱,切切的感动,每一个平凡人的力量汇聚成一座城的力量。这是西宁的力量。

正值立冬前夕,这个大雪纷飞的日子,西宁人民响应号召,为了疫情防控,全西宁市民大规模的集体做核酸检测。全市主城区共设置个核酸检测点,个采样台,名采样工作人员全程为市民服务。恰巧是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温度,这样的一群人温暖了西宁市民的心窝,很多人用手机记录下来了这一幕幕暖心的画面。

凌晨7点的西宁天还未亮透,空中飘着鹅毛大雪,气温骤降,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海东市,湟中区,大通县,湟源县的医务工作者

们支援西宁,风尘仆仆地奔赴在抗疫一线,他们在天亮前赶到西宁,给广大市民群众做核酸检测。

每个检测点都分布在露天、空旷、宽敞、透风的地方。广场、学校皆是。每个检测点放置多个检测台。检测台都是一顶防疫帐篷、两张桌子、三张登子组成,其中一张凳子是给被检测人坐的,当然医务工作者是站立工作的。这一点,真真切切地为医务工作者致敬。其余的凳子是给老人或者是抱孩子或残疾人坐的,这个小小的准备就挺暖心的。一个检测点排着九十列纵队,每个检测台前都排着上百米的等待核酸检测的队伍,早晨八点多的时候,排队的人群已是黑压压一片。大部分人都需要排至少一个小时的长队才能轮到自己做核酸检测。也就是说工作人员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所幸的是我们等待核酸检测的人,一旦检测结束了就可以立马离开检测点,该干什么干什么。而就是那一个个穿着白色防护服的英雄们,他们不可以。露天零下十几度的天气,还飘着雪花,可谓是天寒地冻,我们的手冷了,可以揣口袋里,脚冷了,可以原地蹦跳,而他们不可以,只能在矿泉水瓶里灌满开水拿在手里,以此取暖。而这待遇只有维持秩序可以走动的人才可以享受。采样人员没有这个待遇的。当然他们会每采集完一个人的样物后必须酒精消毒双手,酒精擦到手上是透心凉的,他们还佩戴着胶皮手套,那更是拔心凉。一个接一个不曾停歇,看着都心疼,而她们大多都是年轻人,女性居多,谁说女人就是弱者?她们都是最强的英雄。穿防护服的不一定全是医务工作者,其中还有各区的公安干警、社区工作人员、各部门的志愿者、自行加入的志愿者。写在背后的标志或是名字都是一目了然。尤其是戴着红袖章,前胸后背贴满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10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