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020年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综述塑造

2022/11/15 来源:不详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近年来,西宁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文明村镇创建为着力点,不断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倡导移风易俗,塑造乡村文明新风,乡风民风美、文化生活美正逐步实现,各级文明村镇很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年,4个村镇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建成县级以上文明乡镇(街道)29个,创建率56.9%;建成县级以上文明村(社区)个,创建率52.3%,高质量完成中央及省定目标任务。

东至沟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观摩会

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党建引领阵地强

积极组织实施“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万名村干部培训工程”,对名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名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名村级后备干部等进行了培训,分两批组织名村干部报读大专班,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扎实推进城市小区党建四方联动项目、党建引领城中村联动治理项目,在个小区组建党支部个,建立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四方联动机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件,化解矛盾纠纷件。积极构建“城中村党总支—区域(楼栋)党支部—单元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组织联动体系,按照每年每个村5万元、社区20万元标准落实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确保基层党组织有能力为群众服务。优化阵地建设,开展老城区社区服务设施改造升级工作,对45个未达标社区,投入市级资金万元,全面提升老城区社区综合服务场所硬件水平。

发展蔬菜产业,带动群众增收

乡村振兴发展快

大力发展地域特色鲜明、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乡村特色产业,建立“基本报酬+4项补贴”构成的村“两委”成员年度报酬体系,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制定《贯彻落实关于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培训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名,开展集中攻坚帮扶集体经济难点村工作,跟踪指导个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村项目,全市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村减少到个,下降62.33%,10万元以上的村增加到个,增长%。大通县极乐乡下和衷村积极探索出以盘活扶贫互助资金、发展生态土鸡散养、经营农村数字影院和出租集体农机设备为主要内容的“四轮驱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使村集体经济发展驶上了党建引领的“快车道”,干部群众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文明实践工作实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及时向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宣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等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持续落实“1+5+N”工作服务机制,向31家社区“爱心银行”配备志愿服务兑换物资5万余份,出动志愿者1。2万余人次,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环境卫生整治、植树护绿等志愿服务活动次,举办国防教育、禁毒宣传、法律咨询19期,组织各类文艺活动98场次,发放各种宣传册余份,有效提升了社会凝聚力。城北区指导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69份,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7期,特别是助力疫情防控,发挥文艺志愿者制作民间曲艺20多首,剪纸作品15幅,营造了万众一心齐抗疫的社会氛围。

人居环境卫生整治

综合治理乡村美

持续贯彻落实《西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年)》,坚持“县级主抓、乡镇抓落实、村为单元、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原则,建立“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县区集中处理”的垃圾处理一体化模式,扎实推进“三清一改六治乱”工作,率先在全省开展人畜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区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大通县、湟源县、湟中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湟源县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面向农村家庭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幸福西宁”主题实践活动,在青海云海环保服务公司设立“绿色环保巾帼志愿服务实践基地”,组建20支绿色环保巾帼志愿者队伍,发出“绿色生活让家更美”倡议,余名保洁员长期活跃在村街巷尾,带动广大农村妇女共建“美丽家园”。积极开展“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对信用农户开通绿色通道,在贷款额度、手续费用、利率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全市共创建市级信用县1个,信用乡(镇)49个,信用村个,信用户222户,信用贷款余额38.亿元。

湟源县日月乡尕庄村移风易俗宣传

移风易俗气象新

针对疫情防控的特殊性,联合多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推进移风易俗的实施意见》《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若干规定》,明确村规民约修订程序“五个重点步骤”和村规民约内容“十要素”,严厉整治农村黄赌违法犯罪行为,打造了个以移风易俗为内容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和村,全市%的村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完善“四会”,共简办丧事场、缓办或不办婚事场,取消各类聚会活动场,农民人情支出费用人均下降元/次,做到婚事新办、喜事俭办、丧事简办。侦破农村涉黄涉赌刑事案件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查处农村涉赌治安案件52起,行政拘留人,罚款人,有效遏制了农村涉黄涉赌违法犯罪活动的抬头势头,铲除滋生赌博违法犯罪土壤,净化农村社会风气。

湟源县日月乡尕庄村为评选出的好婆婆好媳妇颁发荣誉证书

文明家庭带动好

印发《西宁市年“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方案》《关于开展创建“绿色·幸福家庭”系列活动的通知》等,将家庭文明建设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年度创建目标责任,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命名评选表彰活动,评选“五星级文明户”27万户、县级以上文明村镇个、文明示范家庭户,建成“励志爱心超市”个,对45户“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及21户市级“抗疫最美家庭”进行了表彰。进一步规范家庭文明行为,建立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备制度,开展“清扫家园”活动,集中清理堆积杂物、陈旧垃圾等无用杂物。广泛组织加强社区宣传教育,向人提供生理、心理等服务,增强文明卫生意识。

文化建设亮色增

制定《西宁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西宁市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办法》,大力实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成立西宁市民间文化协会,通过民间文艺团队“评星定级”,4支团队入选全省“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团队,40支团队入选市文化馆民间文化协会星级团队,初步形成“文化专干+聘用人员+文化带头人+文化志愿者”为主的文化队伍组建模式。以打通文化网络、图书网络、文化娱乐网络为着力点,组织余支农村文艺团队长期活跃在农村文化一线,大通县、湟源县、湟中区建立了3个“民间艺术之乡”,创立“乡村文化社”示范基地,特别是湟中区的“八瓣莲花”名扬全国,“三节”“文化进万家”“百支团队百面旗·文化志愿走基层”等品牌性文化活动均向乡村倾斜,“三下乡”“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年均在0场次以上,农村数字电影公益放映实现每村每月一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22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