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高人气高口碑高西宁市湟源县打造的
2022/12/30 来源:不详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17/9323367.html
如何把 史宣讲真正讲到群众心坎上?如何破解理论武装大众化“ 一公里”?面对 史学习教育“两连问”,湟源县通过实际行动,面向基层创新招式,紧紧围绕“谁来讲、在哪讲、怎么讲”,分层次、多维度打造 史宣讲“精品”化,掀起基层 史学习教育新高潮。
解决“谁来讲”,宣讲作品质量高
把推动 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作为理论宣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专业讲师、骨干宣讲员和驻村工作队力量,挖掘农村老 员、老干部,多层面、多维度全面充实基层 史宣讲力量,让 史学习教育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在农村、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抽调 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20名精干力量组成县委宣讲团,从各乡镇、县直各部门择优筛选了理论功底深厚、基层经验丰富的54名骨干宣讲员,进一步充实宣讲力量,使理论课程“有人讲”。拒绝传统灌输的宣讲模式,组织宣讲员在规定时限内到相应乡镇、部门开展一场宣讲报告会、一场面向基层干部的互动交流座谈会“1+1”的宣讲活动,使宣讲务必“讲得好”。同时,筛选一部分“精品”宣讲稿,录制成宣讲音频通过网媒载体进一步扩大宣传面。截至目前,各宣讲骨干员开展宣讲36场次,筛选出“精品”宣讲稿9篇,推荐 宣讲员8名。“草根名嘴”话 史,积极挖掘基层的“田秀才”“土专家”、民间艺人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劳模典范共13名;以身边人润民心,推选9名村支部书记及 书记为骨干宣讲员,以名 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为各村主讲员;发挥余热“传红音”,动员23名农村老 员、老干部为红色故事宣讲员,传递红色声音。说百姓话、讲乡土音,说小故事、讲大道理,各类宣讲员正成为最受村民欢迎的“ 治翻译”和“理论老师”,获得当地群众一致好评。
解决“怎么讲”,宣讲效果口碑高
推出“打卡小高陵”,加入“接地气”的时事解读、“冒热气”的红色故事、“有生气”的互动问答,以“田间会”“炕头会”“板凳会”等形式开展 史宣讲活动,推动 史宣讲深入人心。依托小高陵红色教育基地,分“了解小高陵”“踏寻小高陵”“打卡小高陵”三步,开展“学 史+研学实践”活动。县教育局组织全县19所学校、多名师生开展了以“学 史感 恩爱祖国明志向”为主题的走进小高陵爱国教育基地研学实践活动。烽火村 书记在村广场组织27名 员、群众围聚一起,以大白话讲红色故事,共同畅聊革命精神;下脖项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以“吃一口杂粮、听一段故事、忆一段岁月”为主题的活动。巴燕乡各村以年轻 员和老 员“1+1”双帮形式,组织年轻 员为老 员、卧病在床 员将余份“ 史学习口袋书”送到炕头。灰条沟村、兔儿干新型社区的老年食堂里每天用餐时都播放 史故事,老人们边用餐边故事,一起回忆历史一起畅聊今朝。灰条沟村的张大爷激动地说,“就是好啊,处处为我们老百姓着想,做梦都想不到我们老了还能领‘工资’、吃‘公粮’、上‘学堂’。”
解决“在哪讲”,群众参与热情高
注重整合各类宣讲场地,用活用好“掌上资源”,紧紧围绕“人在哪,课就讲到哪”,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力求 史学习教育全覆盖。县融媒体中心开设《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学习 史悟心促行》《 的光辉照我心》《 史上的今天》三个 史学习教育专栏,实时推送 史学习内容,丰富 史学习资源。县广电局以抖音平台为载体开展 史快问快答活动,并将短视频进行转发宣传。在全县范围内征集“为你读 史”音频,经筛选在“魅力湟源”等网媒载体进行播放。开设每日一播“空中课堂”,每天下午18:00利用全县个村个应急广播(大喇叭)定时播放 史故事、红色故事、红色歌曲,让广大农村 员学习、生产生活两不误。西大街社区利用“推送学+小喇叭学”的方式、万丰社区发挥“ 小组建在网格上” 建品牌、人民街社区通过“家庭小 校”等学习形式,全面提高了辖区 员学习的覆盖面。
作者/来源:西宁 建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