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报告背后的故事
2023/3/4 来源:不详「本文来源:青海政法」
连日来,为了城市的“健康绿”,无数的“天使白”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疫”一线。青海医院(医院)作为省内承担核酸检测任务的医疗机构之一,医院检验科的全体医务人员危急时刻显本色,主动放弃休息时间,用勇气、团结和拼搏精神,夜以继日坚守岗位,守护城市安宁。
平凡坚守护万家安宁
在核酸检测实验室工作中,他们必须身着厚重的防护服,在负压实验室内一工作就是六、七个小时,每天的样本送达实验室,检测人员要对样本进行灭活、编号、排序,然后将灭活样本转入到专用反应管里进行提取,提取的核酸再上机器扩增,最后对结果分析并审核报告,完成核酸样本检测工作后,还要对实验室反复进行卫生清洁及消毒,对医疗废物高压灭菌,将数据上传至国家和省级核酸检测信息平台。整个过程思想必须保持高度集中,每一步都容不得丝毫懈怠。实验流程繁多而复杂,操作时常常要连续好几个小时保持双手悬空工作,等实验室结束时胳膊都是僵硬的,一批人换下来另一批人马上顶上去,当走出实验室那一霎,连胳膊都抬不起来,瘫坐在椅子或地上,脸上全是口罩和护目镜的勒痕,双手被手套捂的苍白。
舍小家为大家,弃小爱聚大爱。他(她)们也是为人妻、为人母、为人父、为人子。疫情发生后,医院一声令下,他们立即挥手告别家人,其中有嗷嗷待哺的婴儿、年老多病的父母和正在上学的孩子,毅然转身回到工作岗位。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高强度的工作,谁不累,但没人喊累。他们有人听到年迈的父母生病无暇看望;有人听到女儿的哭喊声,只是默默转身拭去泪水,回头对女儿说:“妈妈很快就会回来”;有人想两岁的儿子,只能通过视频说:“爸爸在打怪兽”,然后继续投入工作。
使命下奉献与担当
疫情当前,刻不容缓,为确保及时、准确、高效地完成单日万管核酸样本检测任务,寂静的夜里,医学实验室灯火通明。“送来的样本数量猛增,大家埋头苦干,只想尽快出具检测报告,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遗传组组长王春玮告诉我,检测机器24小时不停的运转着,检测人员24小时在岗,准备试剂、接收样本、核对样本、样本检测……所有步骤有序开展。面对持续实施的高标准流程、高强度工作,全体医务人员没有人临阵退缩,全力保证安全高效完成核酸检测工作。
他们的名字普通却响亮
时间紧,任务重,分管院领导阿尖措数次至实验室查看核酸检测进程,解决实际困难;医院第十五党支部大力支持工作,派支部所辖科室病理科李敏芳、超声科王维栋、输血科马蓉等人加入核酸检测样本接收工作;采血组的五位护理人员主动轮流参与标本核对;为做好院感防控,后勤医院广场搭建帐篷,临时成立新冠核酸标本转运队伍确保标本安全转运,设备科、信息科全天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膳食科每天送来暖心午餐。
每次接到大规模筛查任务,科主任马秀清、贾军昼夜坚守,专业组组长王春玮、李生梅、刘成花、秦惠萍、王宝英自告奋勇积极参与,随时抽调人员保障核酸检测工作,检验科老同志王琰、包文芳主动报名,李琰男、王欣磊主动承担扫码及信息录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招录的五位可爱的检验小同志马少云、王世琳、李咏雪、马文洁、马萍,虽然面庞未脱稚嫩,干起工作来却一点不含糊,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为我们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及活力。一幕幕、一个个鲜活的事迹数不胜数。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全体医务人员以实际行动践初心担使命,不计得失勇奉献,只为古城得安宁。
科学部署提升工作效率
精心组织担重任,精准施策提速度。一是思想加码,合理布局。接到工作任务后,医院党委高度重视,把核酸检测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协调,紧急购置三台天隆核酸提取仪、两台ABI-核酸扩增仪,快速提升核酸检测效率。
二是严格流程,科学分工。医院启动紧急预案,检验科全体医务人员迎难而上,精密部署,细化检测流程,严格督导落实。为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实验室全员分工明确,筛查工作有条不紊,工作措施精准实施,生物安全防护到位,标本转接、登记和核对及时准确,医务人员开启“四班倒”模式,检测仪器不停,工作人员24小时不间断,全力保障核酸检测任务圆满完成。
截止11月10日,医院共完成海东市平安区三轮核酸检测人次筛查,西宁市(城西区、城中区)人次、西宁市主城区第一轮大规模核酸检测人次,西宁市第二轮大规模核酸检测人次,11月10日城西区和湟源县全员核酸检测按安排分配检测人次,省司法行政系统人次等多项核酸检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