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立在青海湟水源头的古城,见证河湟百年沧

2022/8/24 来源:不详

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jingyan-392913.html

小辰带你去旅行,我是小辰,笔耕不辍,只为您讲述旅途中更精彩的故事。今天小辰带你们走进湟水河上游青海唯一的古城---丹噶尔古城。

琼雪卓玛、次仁桑珠-大美青海04:07来自跟着小辰去旅行

丹噶尔古城地处青海省东部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40公里,有着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古城位于雄伟壮丽的日月山下,东接西宁,西望新疆,南通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扼守“海藏咽喉”的交通要道,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交,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

自西汉以来,丹噶尔便成为商贸要地,唐王朝与吐蕃在今日月山下设立了青藏高原上的第一个茶马互市的商衢之地,至年,商业贸易达到高峰,城内商贾云集,贸易兴盛。城内拥有大小商户及手工业余户,从业人员达多人,贸易总额白银达到万两以上,商贾云集,贸易兴盛,丹噶尔古城也有了环海商都的美称。

每当黄昏来临,城内各个店铺和洋行的门上制作的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灯箱式广告招牌灯火辉煌,大放异彩,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如今的排灯便是这种广告招牌的演变,可以说湟源排灯是中国最早的广告灯箱。

以后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古城内又修建了城隍庙、金佛寺、火祖阁、玉皇庙、关帝庙、财神庙、北极山群庙、清真寺等,这些寺院庙宇建筑宏伟,壁画精美,同时也把儒、道为核心的汉文化,以藏传佛教为核心的藏文化和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回族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丹噶尔古城还是宗教胜地。古城得名于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东科尔。清顺治五年(年),东科尔寺从西藏迁至古城东百米处,成为青海和西藏声名远播的寺院。寺院庙宇建筑宏伟,布局严谨,刻镂精致,壁画精美,彰显出无穷的神秘魅力。

丹噶尔古城又是一座文化之城,各个民族在这里交汇融合,各种文化在这里相生相长,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一片瓦、一块砖、一扇门、一合窗,院落街巷无不包含着古老而灿烂的文化信息。而且古城中留下了众多名人诗词、神话传说和排灯、剪纸、曲艺、羊皮绣等民间艺术,以及花儿会、朝山会、庙会、法会、祭孔、祭海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为古城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火祖阁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始建,道光年间竣工,是为纪念火祖炎帝而修建的阁楼,距今有多年的历史。火祖阁主体建筑高14米,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方志专家称之为“湟水上游第一阁”,已成为丹噶尔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迎春门是丹噶尔古城的东城门,走过这座城门,才真正进入了丹噶尔古城。过去,到立春这一天,县官就命人把两头耕牛架上犁拉到迎春门前,县官扶犁,象征性地用鞭子打几下牛,转两圈,叫打春。然后湟源的备耕活动就开始了。所以,迎春恰如其分地表达了高寒地区的人们期盼万物复苏、迎接四方来客之意。

古城内共有两座城门,西城门叫拱海门,每逢农历十月,丹噶尔镇都要举行一场盛大的祭海仪式,在当地的传说里,紧邻古镇的青海湖里居住着统领万物的女神,每年祭祀之时,人们都会来到拱海门下,起鼓鸣钦、焚香礼敬,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安康。

丹噶尔老街是当年的主街,也是古城主要的商业街,连接着城隍庙、丹噶尔厅署、镇海协营府、文庙等建筑群,是古城民俗集聚的地方。城内民居具有北方典型四合院的特色。整条街的南面为居民区、歇家、藏商和客栈,而北面多为一些庙宇,有藏传佛教寺院金佛寺,代表道教文化的城隍庙,代表儒家文化的文庙等等,整条街将商业与文化有机融合在了一起。

丹噶尔古城也是军事重镇,镇海协营府的前身是丹噶尔营,由于军事需要,于道光年间升格为镇海协营府,其主要功能是负责环青海湖地区的军务,保证丹噶尔商业贸易的正常进行。目前,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保护性修复。

丹噶尔面积为2.6万平方米,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内经纬交织的幽幽街巷,结构独特的民居院落,气势恢宏的寺院庙宇,保存完整的“歇家”商号,风格迥异的湟源排灯,承载着厚重的多元文化信息,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及农耕文化与牧业文化交汇融合的奇异景象。是西宁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开放时间及门票价格

开放时间:1月1日——12月31日8:00——18:00

门票价格:古城门票为免费,古城内小景点单独收费,通票80元/人(具体优惠政策请咨询景区游客服务中心)

景区地址及交通攻略

景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11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