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湟源发现七种国家珍稀野生动物活动

2022/9/20 来源:不详

近日,青海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科研人员在距离青海省省会西宁70公里的湟源县华石山地区联合开展了野生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通过样线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法,共发现7种国家珍稀野生动物在该区域内活动。其中,马麝和荒漠猫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和易危等级种。”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青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陈生云说。

“检测到的国家二级保护物种有兔狲、石貂、藏狐、赤狐和藏雪鸡5种。马麝和荒漠猫首次在湟源县境内被监测到。由此可见,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显著。”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戎战磊表示。

华石山距离湟源县城20公里,横跨湟源、湟中两县,地处湟源县境内和平乡与日月藏族乡交界处,以险著称,以秀称奇。湟源县相关部门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以“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守护珍稀动物”为目标开展了大量生态保护工作。对于此次,相关部门表示后期将积极配合相关专家科学布局科研监测工作。

马麝(Moschuschrysogaster),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马麝是麝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尼泊尔四国。主要栖息在海拔至米的针叶林高山灌丛里,高山草甸、裸岩山地等地亦有分布。

荒漠猫(Felisbieti),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猫科动物中唯一的特有种。栖息在海拔至米的干草原、荒漠、半荒漠、草原草甸、山地针叶林缘、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地带,也在雪地上活动。

藏狐(Vulpesferrilata),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分布于海拔达至米的高山草甸、高山草原、荒漠草原和山地的半干旱到干旱地区。喜独居,通常在旱獭的的洞穴居住。

兔狲(Otocolobusmanul),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分布区域高度可达海拔米左右,栖息于灌丛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与戈壁,亦能生活在林中、丘陵及山地,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

石貂(Martesfoina),食肉目、鼬科、貂属的一种中小型哺乳动物,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多栖息于米以上的高寒草甸草原灌丛地带及针叶林边缘乱石堆里,或在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山岩狭谷的陡岸上。

藏雪鸡(Tetraogallustibetanus),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一般栖息在海拔至米左右的森林上线至雪线之间的高山灌丛、苔原和裸岩地带。

赤狐(Vulpesvulpes),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赤狐听觉、嗅觉发达,很狡猾,行动敏捷。喜欢单独活动。栖息环境非常多样,如森林、草原、荒漠、高山、丘陵、平原及村庄附近,甚至于城郊,皆可栖息。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万玛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1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