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登英系列行走散文之十六丨青海湖,接天连
2022/9/30 来源:不详治疗白癜风的秘方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266766/
(一)初见青海湖
青海湖作为亚洲 的高原湖泊,它的美丽富饶乃至神秘世界瞩目,自然景色、风土人情引人神往自不必说。我对它的期待早就派上日程,只是时间尚未确定。
今年适逢藏地民众“羊年转湖”的古老传说和习俗轮回之年,八月又恰是环游青海湖的 季节。七月底,户外群的驴友们计划好了“八一”县庆期间为期三天的环青海湖之旅,可惜我不确定三号是不是放假,报名太迟不幸成为名单编外,心中不禁无限遗憾。一夜之间,辗转反侧,不知这个周末如何打发,找不到一个去处可以替代,虽为自己想了很多开释之法,但内心深处始终惶惶无主,凌晨三点方有入眠之状!
清晨迷糊时分有电话打进,是交游还不错的驴友打来,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同行一车尚有座位,如我有意可快马加鞭赶到集合地点搭乘一同前往!幸哉幸哉!真是天无绝人之路!看表已经五点五十分,立马强迫还瞌睡得颠三倒四的自己惊醒,快速收拾行李,犹记得临出门给儿子留下饭钱,匆忙之间竟将一张百元大钞一撕两半!顾不了许多,背包拎瓶飞奔下楼,赶往广场,顺利坐进一辆家庭小轿车,喘息未定,车队出发时间已到,于是沾了这一家三口的光,开始了梦想中的环湖之旅!
驾龄虽只有一年但车技娴熟的女司机赵老师从高原山城华藏寺出发,就跟紧了前面租来的中巴不放。途经永登县城后再转入兰州红古区的窑街矿区,沿着大通河到青海省民和县的川口镇,顺京藏高速公路,沿湟水河谷,依次是青海省乐都县、平安县和西宁市。这条路漫长又曲折,风光旖旎,整个路途有高山,有平原,有河道,有峡谷,沿途绿化非常好,高山长满了低低的灌木,草原开遍了紫色的蜜罐花,景色变幻无穷,加上路况开阔良好,让我们在对圣湖的向往中心生愉悦。我们一路马不停蹄,就为了早点赶到目的地。
上午十一点到达青海省省会西宁市,但是没有停留,只是从立交桥上匆匆一瞥它的外貌。这是一座正在崛起的现代化高原新城,远比传说中的“高寒落后的西部城市”要繁华热闹得多。
虽然一路都有路标,但是路上车辆和岔路也很多,稍不留意就会走错。从西宁城到青海湖还有多公里,很多去青海湖的车在多巴收费站排起了长队。我们等待的时候,下来走动一下,并买了些未来得及准备的吃食。
过了多巴收费站就进入湟源县了,沿途开满金色的油菜花,当地农牧民用铁丝网和小彩旗将油菜花地分割成一片一片的,地中间摆上“青海湖留念”等标志牌,还有很多训练有素,装扮得非常漂亮的白牦牛、骏马甚至骆驼供游客拍照,当然进入油菜花地和骑牛、马、骆驼拍照都是要收钱的,每人十到三十元不等。我们一行都生活在开满油菜花的高原,也见惯了洁白温顺的高原之舟白牦牛和翩翩飞驰的骏马,不稀罕沙漠之舟骆驼,时间也不允许我们多做停留,就放慢了速度从车窗里拍了几张油菜花田。隔着油菜花田远远地看见一道青色的山脉横在天地间,好像一堵倾斜的墙。我还在犹豫那到底是啥山脉,同行者却说那就是青海湖!
真的吗?我惊讶万状地睁大了眼睛去看,始终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那堵墙就是青海湖,不敢相信原本应该是低低的湖水居然会那么高高地横亘在天地间!更不能说服自己接受传说中波澜壮阔的青海湖会以那样一堵墙的形式耸起在高原!按说水往低处流,青藏高原已经这么高了,作为百川汇集的湖水不就更应该聚在高原的低洼处吗?怎么会高出高原的地平线,高出我们的视线立在天地间?
车一直走,我不错眼珠地盯着远在天边的那一道青色的墙,盯着那一泓倾斜地铺开在天边、无边无际地拓展着我们视野的水,真的无法从理智上接受那就是青海湖!可是,不容置疑的是我们的行程就是沿着青海湖在走,从汽车导航仪上看我们的车就是紧紧沿着青海湖边行进!其实那不是一条完全意义上的环湖路,只是顺着山势而修建,所以我们的车在离青海湖时远时近的路上行进,时而看得清那道墙,时而看不见,到 一段完全远离了湖边,走进了一座座大山中间,奔向我们此行必须要去的 站——日月山!
年8月14日
(二)从日月山到黑马河
日月山是唐蕃古道上的主要关口,也是当时强大统一的唐王朝和西藏土著吐蕃国的国界线,更是传说中美丽的唐朝皇族文成公主和英俊伟岸的吐蕃首领(赞普)松赞干布初会的圣地。
公元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亲自在这里迎接大唐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当时肯定也是修有高大壮观的迎亲大殿的,但是历史的风雨早就将遗迹吹落成尘土,幸好后人们为了纪念这段伟大的历史,在日月山上修起了一座宏伟高大的藏式大殿,还有高大挺拔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像。
大殿和雕像都修在高高的日月山上,在高原的阳光下更显得庄严肃穆,威仪天下。山下是一块平坦开阔的广场,有景区管理中心,有售票处,有小卖部,有各种藏饰摊位,但是我们本来也是藏区居民,早就对那些小物件不觉稀罕,便也不去凑热闹,而是先在广场外的一块草地上铺开摊场,准备进餐。
已经过了午后一点,每个人都觉得饿了,午餐都是自带的熟食和方便食品。出门在外,大家都成一家人,吃的喝的不分彼此,你让我让一起共享,吃荤吃素各取所需。吃过喝过,景区管理人员远远地喊,让我们把留下的各种垃圾清理干净。我们的管理大声回应:“放心吧,我们是文明环保的户外人,不是走过路过垃圾乱扔的游客!”这是我们的信条,也是我们的荣耀!
收拾好东西放回车里,我们登上日月山对面的山坡,在那里可以清楚地看见对面大殿的轮廓和日月山的雄姿,还有很多流云在蔚蓝的天空游走的优雅淡然。我们以天空和白云为背景,以大殿和广场为背景,拍了不少照片,还有人骑上了高大的骆驼,我举起相机帮他留下了蓝天下挺拔的英姿。
从日月山返回,我们继续赶路,沿着青海湖方向一路下行往前走,远远看见倒淌河从东向西流入青海湖,环湖公路上有不少车,大巴车、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都是专门来环湖的,还有拖儿带女、扶老携幼、浓情看走的藏民,甚至有一路叩头的朝拜者!他们衣饰灰暗简朴,但也装备齐全,以防路上遇到各种天气和状况,很多家庭都是倾家出动,大人孩子一步步边走边磕头,装载着他们日用品的汽车一路随行。从那些小车的车标上看似乎价值不菲,说明现在藏地民族的生活条件都不差。路边金 色的油菜花大片盛开,同样围了围栏让游客进去有偿照相,还有马匹供游人乘骑拍照,这也是青海湖周边牧民一项很重要的经济来源。
车行在离湖畔有一段距离的路上,能看见水天相接,湖水在阳光折射下,波光粼粼,我们远远看见湖面上一个白色的东西,起初以为是水鸟,可是看它半天不动,再走近些看,才看出是一轮停泊着的游轮。细看湖面上,航行中的游轮也不少,在湖面上划出一道道银光,隐约能听见游轮上的乘客发出快乐惊讶的喊叫,那一定是他们近距离感受到了游轮的叶轮在水面上拍出的巨浪之美之险吧。
午后三四点吧,我们一行到达二郎剑景区,那里的建筑物和各种设施比较全,风景相对也比较美吧,可是门票需要50元到元不等,我们也没有时间进去游赏,只是在景区石碑前拍照留影,继续下一步进程。
这一路帐篷旅游景点比较密集,供游人观景住宿。在一处开阔的草地上,有几百顶五颜六色的户外帐篷,原来这里是在举行第四届环青海湖徒步赛,约有几千人参加。我们一路看到的服装、车型基本统一的骑手原来就是他们的选手。
我们的车继续行驶了四个小时后,到达黑马河收费站,西面是去茶卡盐湖的路,西北是环湖公路。茶卡盐湖的行程放在第二天,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要去扎营的黑马河。在环湖公路旁,靠近湖边的山崖上挂满彩旗,半山腰有一座吉祥白塔,还有些缘山修建的其他佛殿,那里桑烟缭绕,很多经幡从山头挂下来,非常壮观,原来那是一个叫贡波洞的佛教圣地,正在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继续前行中,看见前头的天空黑云笼罩,一片片云幕从天上挂下来,一看就是前方在下暴雨,近处的湖面上也是乌云翻滚,雷鸣电闪,倾盆大雨顷刻而至的样子。我们冒雨前行,雨水打在了车窗上,越来越密集,车速开始放慢。
雨停时,已经是下午六点,我们已经在湖边行驶了一百多公里。在离黑马河12公里的地方,管理们找到提前联系的一家“兄弟牧人家园”的旅游接待点停车,太阳的余晖已经变得冰凉,但这是我们在青海湖度过的 个夜晚,都有点兴奋。
二十多个人,带帐篷的就在“牧人家园”的活动板房后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上扎营,没有带户外帐篷的人住进了他们的大帐篷。然后我们动手煮方便面,还有几个家庭带了各种肉食和蔬菜,还有专用的户外 气工具,就在一边煮起了火锅。
吃过晚饭,我们跑到湖边去看湖面。太阳已经落山,深青色的湖水在微风吹动下,不断向岸边涌来一层层波浪,晚霞映红了远处的湖面,越发显得辽阔悠远。想来真的有点不敢信,似乎转瞬之间我们就从多米的河西走廊乌鞘岭脚下穿越到了五六百公里外、海拔多米的高原圣湖青海湖湖畔,并居然在亚洲 的内陆湖边扎营!
次近距离看青海湖,浩渺的青海湖碧波荡漾,在逐渐昏暗的天光下越来越神秘玄妙,给人一种幽深辽远的感觉,令我想起十多年前带着刚刚五岁的儿子去青岛看大海,娘俩都被惊涛拍岸溅起的白色浪花和巨大声音惊得张大了嘴巴, 又被岸边金色的沙滩迷住了,玩得忘了集合的时间,害大家到处寻找的情景。而此时的青海湖没有涌起的高头大浪,只有一波一波不断涌来又不断后退的平行波浪打在粗粝的黑色沙滩上,发出哗哗声。我一直遗憾这几年每一次出行都不能带着儿子 ,无法兑现娘俩“你小着我带你走遍全国,你长大带我走遍世界”的诺言!可是已经进入青春期的他有了自己的选择和意愿,我无法说服和违拗他,只好暗暗期望这样的自然美景他也曾来过,这样融进自然体会物我两忘的感受他也有过!心想只能多拍些照片给自己,也希望他看到,给他昭示:虽然没有同行,但是冥冥中我们还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我和他都在行走,我走过的地方有他的脚印,他走过的地方我也来过!只是可惜了母子不能出现在同一个摄影框里!
我在湖边看到了很多白色的瓶子状的东西,用红色的绳子扎着口,里面鼓鼓的装满了什么。驴友飞翔说那是前段时间当地民众祭湖的宝瓶,里面装着五色粮食。我想既然是用来祭湖的,那应该将里面的粮食倒出来给湖里的鱼和湖边的鸟吃,那才是祭湖的真正意义,也是五色粮食的真正价值,就捡起几个宝瓶,使劲解开封口的绳子,将里面的五色粮食撒到了湖里和湖岸上。做完这一些,天已经完全黑了,赶回宿营的地方,但是因为走得太远,黑暗中找不到我们的帐篷,只能听着远处传来的声音辨认我们的群友,循着灯光和声音回到宿营地。
大家打开了车灯,在帐篷边唱歌跳舞,表演各种节目,擅长花儿的驴友蓝天唱起那首脍炙人口的《洁白的鸽子》,其他人也各自拿出自己拿手的节目进行表演,大家更是打开了车载音响,围着草地载歌载舞,欢声笑语赶走了草原上夜的漆黑和寂寥!
夜深了,回到各自的帐篷安睡。帐篷里很潮湿,但是我们插了电褥子,盖了厚被子,只留出头来呼吸,很快入睡!半夜醒来,走出帐篷,一轮明月高悬在天空,好静谧的草原之夜!世间 的声音,唯有几百米外青海湖的波涛声!
年8月17日夜作
(三)从茶卡盐湖到石乃亥之夜
帐篷外,天刚蒙蒙亮,看表已经快六点。说好要早起拍日出的,但是等洗漱完一看,东边已经冒出了金光,赶快往湖边跑。
早起的伙伴们早就等在了湖边。湖面水波荡漾,闪着银光,云水相接的地方一片片黑云堆积着,其他地方也有点阴沉,估计今天的天气不会太晴朗,但是太阳一定会出来,而且在云层的遮蔽掩映下,日出肯定很壮观!
渐渐地,东边的天空出现金红色的霞光,我将相机对准了那一块光亮,调整着焦距远近和 角度,也给同行的朋友拍下他们在霞光里的剪影。红色的太阳渐渐地冒出了湖面,从云层的厚厚遮蔽中挣扎着往上升起,将下面的湖水和上面的黑云都染成了金 色,波光粼粼的湖面闪着非常耀眼的金光,随着太阳越升越高,形状越来越圆,光芒越来越强,脱离了湖面上的乌云,跳跃进更多的云彩间,水天相接的地方发出更加迷人的红 相间的光芒。地面上,一道沙堤横亘在我们和湖水之间,将湖面隔出了一道山湾,我们轮流走进水湾,交换拍照,可惜后来传照片才发现,我替他们设计了很多动作,前俯后仰甚至屈膝下跪着拍摄了许多非常上镜的逆光照,但是替我拍照的人个子高又不肯屈膝用心,将镜头举得太高,给我拍的剪影隐进了逆光中的阴暗里完全看不清。
期间有一个骑马的人从堤岸上跑过,天、地、人,晨光、水波构成了一幅非常美妙的光影图画!尤其是看到我们将相机对准了他,他还挺直了身子,冲我们挥了挥手,那气势宛如神兵天降或者凯旋的格萨尔王!
当太阳升到一竿子高时,又隐进了云朵里,其他地方的光照越来越强烈,再没有可取的镜头了,我们便返回帐篷吃早饭,收拾了行囊开始向今天的目的地茶卡盐湖进发!
茶卡盐湖离我们的驻地黑马河约有80公里。中间有个必经之处叫橡皮山,那里有很多横跨在道路上方象征吉祥如意的经幡和三角彩旗,也有小片 拍照的油菜花藏在舒缓起伏的山谷之间, 的地方山湾里有很多临时停靠的汽车、游人和供人骑乘的白牦牛、骆驼和骏马,但是我们都没有停车,只是放慢了车速。
下了山,曲里拐弯地走了好长一段路,就看到了一个开阔的平原,一路向下走,快进入茶卡镇,遇上堵车,我们部分人下了车步行到了盐湖景区大门口。这里是一处天然盐湖,是国内 的食用盐生产地。景区停车场停满了各地牌照的汽车,其中以青海的居多。50元买了门票后,进入景区,沿着一条不很平坦的沙路走了三百多米到了盐湖边。因为有白色盐湖的反光,这里的气候相对炎热,由于每年的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所以空气湿度也很低,太阳白花花地照得人头晕眼花。
进到景区中心地带,看到几处高大的盐雕,有佛像和人物,还有狮子老虎等动物,或气宇轩昂,或威风凛凛,形态各异,惟妙惟肖。通往湖心的路都是盐粒铺就的,南部还有一列小火车停靠在湖边,火车上坐了很多游客,也是个休息乘凉的好去处。湖边有很多摊位售卖进入盐湖必须要穿的塑料雨靴,还有很多五颜六色的盐雕和装进袋子里用来热敷驱寒治病的天然盐粒。有很多人停留在湖边,走走看看,间或端详一下各色盐产品。
靠近湖边的湖水都板结成了盐泽,有很多游人走进盐湖深水区,也有人穿着平常的鞋走进盐湖边缘近乎黑色的盐泽里体验一下,也许是我站的位置不好的缘故,我看到的盐湖并没有想象中的晶莹,湖水也没有那样碧波荡漾的感觉。但是一个感觉是盐湖水域还是相当大的,从我立足的地平面上看不到边。
我找不到同行的伙伴,就一个人在盐湖边上拍了几张照片返回大门口。大家集合后重新出发,经过茶卡镇,重新返回黑马河,继续我们的转湖之旅。
沿路看到很多虔诚转湖的藏民拄拐背包,扶老携幼,甚至带着小狗,风雨无阻,一路不停地行走,黑夜就住宿在湖边的帐篷或者自己的车里,甚至露天宿营,如此艰苦又坚持的跋涉,靠的全是虔诚的信仰。还有沿路磕长头的,衣着陈旧肮脏,手上套着手板,胸前挂着围裙,膝盖上套着护膝,一步一叩首,绕着圣湖匍匐前进。还有更多是骑自行车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三五成群结伴而行,都是为了自己的信仰和爱好奋勇前进着。
据说青海湖周长公里,开车转一圈要一天时间,徒步转一圈也要半个多月,磕长头需要耗费的时间和体力更不可估量。尤其是到了秋季,青海湖湖畔气温下降,动辄会遇上暴雨天气,他们行走在柏油路边的土路上,道路泥泞,自然条件恶劣,真正举步维艰,但是对于心中有信仰的人来说,这些长路迢迢、风雨泥泞和艰难险阻都不算什么。
下午五点多,在一处河流处停留片刻,据说这是青海湖 的支流布哈河,河边桥上有许多观雨的游人。天气变得阴沉灰暗,大块的黑云堵在前方,很宽的雨幕从天上挂下来,使得天地相接,看样子前方应该有暴雨,也许我们就会面临。向东就是鸟岛,但是据说进入八月,很多鸟已经迁徙,不像四五月份正是鸟儿的繁殖季节,十几万只鸟儿飞到鸟岛繁殖,非常壮观。所以大家没有再去鸟岛,继续沿湖前行。这时车外下起小雨,天空看上去灰白阴沉,我们就在一个叫石乃亥的乡镇找了一处离湖边只有六七十米的地方停车住宿。
经营旅游景点的是一对藏族小夫妻,黑瘦而内向,不多说话,但是他们的话语是青海话夹杂着普通话,我们还能听懂,交流起来也很方便。问问住宿价格,每人只收三十元,这应该是湖边景点 的价格了。更有意思的是他们互相对话都用藏语,而我们同行的驴友居然有以藏语为母语的,能够偶尔听懂他们的青海藏语,就跟他们更密切地交流起来。他们家有一个七岁的小女孩,看上去聪明伶俐,活泼可爱,钻进我们的帐篷里围着我们转,依偎在几个女驴友怀里,跟她们玩。我们问了之后得知,她的名字叫更坦杰,会说一些汉语,还会画画,在镇上小学上一年级。她还有个正在哺乳期的小弟弟在厨房后面的帐篷里睡觉,小女孩负责照管他,只要弟弟一哭就要及时通知忙碌的母亲去喂奶换尿布。
我们在他们暖洋洋的帐篷厨房里,吃过了自己带来的方便面和他们的煮面条,就到湖边拍潮汐,结果刚到湖边就遭遇暴雨,豆大的雨点劈头盖脸打过来,将我泡成了落汤鸡!冒着瓢泼大雨跑回来,衣服已尽湿!钻进了厨房,在火炉边一边烤火烘干衣服一边帮女孩更坦杰解一个风筝上绕在一起的线。过了一阵,听外面雨声小了,有人走出去,突然大声惊呼起来,原来是湖面上方出现了双道彩虹,像两架七彩桥架在天空中,非常绚丽好看。
我们兴奋万状地跑到草地上拍照,还不断跳跃起来,试图拍出跨越彩虹桥的样子,于是湖边草原上不断有人跳高窜下,折腾了半小时左右,彩虹才渐渐隐去。我跑到西边的公路边上拍夕阳西下的样子,更多的人则到湖边去玩水,但是过了一阵,那个小女孩就把几个抱过她的阿姨从湖边拽了回来,原来是为了让她们给她继续解开风筝上的线,好让她在天晴时将风筝放起来!多可爱的小女孩呀!她的聪明伶俐在这个无法学习的环境中会被白白浪费和耽搁掉,我们深为她感到可惜,有女驴友甚至提出:将她接到教育质量相对较好的我们县城去上学,可以住校,周末她们几个家庭负责轮流给她洗衣服,做饭吃,带去玩!并说她父母随时有空都可以去看她!为的就是好让她受到更好的教育,不要在这风景虽美但是学习环境相对差的地方耽误了前途!可是她的父母不知是将我们说的话当作虚言假语开玩笑,还是压根没听懂,始终带着淡淡的笑容说着不麻烦不麻烦,不做肯定的回答。
夜很深了,外面风雨交加,所以扎营的计划又不得不取消,为了让同车女孩体验一把住小帐篷里的生活,便将她家自带的小帐篷扎在了我们的大帐篷内。小女孩更坦杰对此觉得又好奇又好玩,围着小帐篷转了好几圈,让她进她又不进,玩到很迟了才回去跟父母同睡。
我们八九个人住在一个中间隔开的大通铺上,床铺是用木板搭起来的,地上铺了塑料布隔潮,帐篷外也是塑料布,这样外面的雨水和湿气都进不来,住宿条件比头天晚上好多了,我们便在不远处青海湖的涛声和不时敲响在帐篷上的雨声中很快入睡!
年8月18日
(四)佛教圣地塔尔寺
在青海湖的涛声和淅沥雨声中安睡了一夜,在清晨五点多就醒来,洗脸刷牙准备出发。那个女孩更坦杰也早早地起床,来跟几个格外喜欢她的阿姨们告别,她们几个眼含着泪花忍着不哭,轮流拥抱着她,非常难舍这个可爱的女孩,但是临别时却终于泪流满面,那个女孩也是牵着她爸爸的手,站在路边低着头一言不发,惜别之情让很久不再流泪的我都忍不住湿了眼眶!
我们从石乃亥的帐篷出发,顺着公路直奔去往塔尔寺的方向。除了在路边一处靠近的油菜花地里下车拍了照外,途中再未顾上停留,一直到达海晏县城。这里搞餐饮的基本上都是回民,因为正值斋月,很多饭馆基本都不开门营业。我们饥肠辘辘,只能在路过一个小街时买了饼子和花卷充饥,继续行走,到海北自治州首府、刚察县的西海镇,去昔日的原子城,准备好好游览一下 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基地展馆,顶礼膜拜一下当年的革命先烈遗容的,可是却被堵在门外,不让进了,说是现在已经不对外开放了,便在门外的标志碑下拍了个照,不无遗憾地继续行走。
经过一个叫金银滩的草原,草丛丰茂浓密,据说那就是西部歌王王洛宾偶遇美丽的卓玛姑娘的地方。触景生情,自然想起了他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那悠远深情的情感和韵律萦绕在耳边,又不禁联想起虽然文笔潇洒脱俗、行走自由,但内心其实孤独忧郁的女作家三毛,以及她和早亡的丈夫荷西神秘的游历故事,还有后来她独上新疆寻找王洛宾圆梦,最终那场爱情却因为王洛宾的拒绝而无疾而终,她在感情的痛苦、内心的抑郁中 ,一生凄楚可悲,我的心里难免涌上无限感伤……
上午十点半到多巴收费站,买了些吃的东西,十一点途经西宁,中午十二点到达塔尔寺,遭遇暴雨,道路崎岖难行,到处是车和人,将街道两边堵得满满当当。
我们转了半天,找不到停车处,我先下车撑伞步行,车主一家去找停车点,但是我一时疏忽,将手机忘在了车里,所以后来和他们就失联了,只好一个人撑着伞左冲右突,好容易找到进入塔尔寺的入口,跟着一帮游客穿行在鳞次栉比的佛殿中。
塔尔寺位于西宁市北侧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始建于公元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 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 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佛学院的 学府,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经院),藏语分别称为参尼、居巴、丁科、曼巴札仓。
整个寺院依山而建,由很多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等组成,占地面积余亩,建筑巍峨,高低错落,布局严谨,气势恢宏,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它与小金瓦殿(护法神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大拉让宫(吉祥宫),四大经院(显宗经院,密宗经院,医明经院,十轮经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来八塔,菩提塔,过门塔,时轮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宏伟建筑群。殿内佛像造型生动优美,神圣庄严,尤其是一尊三面观世音菩萨像,神态仪容端庄典雅,服饰精致华丽,无论从雕塑艺术还是服饰上看都是佛像中的 。
塔尔寺内栩栩如生的酥油花远近闻名,与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每年举行的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游人如潮。
但是今天不巧的是遭遇大雨天气,寺内路面往下倾斜着,雨水从屋檐和水槽里瓢泼一样往下流,很多地方几乎都无法行走,又赶上八一放假,很多地方的人来膜拜,殿堂内挤满了人,每尊菩萨佛像的面前都有人点灯叩头,虔诚跪拜。我也随着大家进入一个个佛殿,在几尊佛像前点了几盏酥油灯,为我的亲人们祈福,也为自己祈祷,期望生活之路从此顺顺利利。
两点钟从寺里出来后,到处找他们,在路边看到中巴车,司机和另一个驴友在车上坐着,心里一下安定不少。又去沿着街道停车场找到我乘坐的车,一起等他们其余的人,以便继续跟着他们行进。可是不知道为何,他们愣是在说定的出发时间上往后拖延了两个小时到四点半才出发返回。
自驾的赵老师可是刷新了大家对女司机的各种印象和差评,车开得又稳又好,一直把前面的车跟得很紧。本来她老公也拿了驾照已经半年了,但她担心他的驾车技术不够好,不敢让他开,只有来的时候遇到比较宽敞平稳的路段他才可以开一段,可是坐在边上的赵老师简直是个严格的教练和监督员,一直不停地提醒他这样那样,尤其是每每遇到停车时她就一个劲地喊:“拉手刹!拉手刹!”反倒让少言寡语的新司机紧张出了一头汗,直到 忍不住发了火,她才停了,还是将他换了过来自己开。这几天就一直是她亲自驾车的,手法熟练,技术过硬,没有出一点差错。
过了青海和甘肃的边界线,到了甘肃境内的一个煤矿,一段泥泞崎岖的路让我们的车不得不减速慢行, 在拐弯处被前面的车落下,虽然我们极力跟进,但因为前面耽搁了行程,天又黑路又烂,导致我们的车在没看清道路维修指示标志的情况下,从武胜驿驶进了到天祝的低速公路,就在马上进入县城、即将到家的喜悦中我们发现前面的进城关口处叠起了一个高高的土堆,根本无法通行。我们下车左右观察,看能不能找到一条捷径,但是黑暗中什么也看不清, 只能倒回去走高速,耽误了好长一段时间,回到家已经是十点多钟了。洗脚时发现,由于脚一直泡在被塔尔寺的雨水淋湿的鞋里,满脚都是白色的褶子,又麻又酸!
为期三天的青海湖之旅,从一号早晨六点从家出发,到三号晚上十点进门,历时整整六十个小时!顾不上详细回忆,顾不上认真记录,就投入紧张而忙碌的工作生活。
高原圣湖青海湖的湖光山色,美丽神秘就暂时存放在我的相机里,游湖归来的所有心得感想在心里沉淀酝酿,经过二十多天,才渐渐地清晰,但也只能在此时暂时化作粗疏的文字聊作纪念……
年8月24日(全记终)
作者简介:
尚登英,女,藏族,笔名霓裳羽衣,甘肃省武威市作协会员,武威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爱旅游、喜摄影,好读书写字,曾在国内各刊物发表散文、诗歌、游记多篇,现出版诗歌散文集《走在梦与现实的边缘》和游记散文集《一路风雨驿路情》两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