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林业局以产业助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2022/11/20 来源:不详

青羚网讯(通讯员沈奎、姜毅、陈煜)西宁市林业局按照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的“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计划,充分发挥行业优势,采取政策鼓励、资金扶持、产业带动等多种方式,着力增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建立稳定长效的脱贫机制,逐渐形成特色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良好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的实施意见》及《青海省生态保护与服务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和青海省农牧民危旧房改造扶贫专项方案》,对全省扶贫工作部署安排,计划年全面完成脱贫工作。

林业扶贫促增收。-年,省政府两年下达给西宁市林业生态扶贫公益管护岗位任务个,实际完成个。为巩固脱贫成效,年巩固林业生态扶贫公益管护岗位个。全市护林员管护面积每人-亩,人均月收入保证在元以上,有效的改善了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对森林资源管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生态扶贫公益管护岗位分布在西宁市所辖大通县、湟中县、湟源县,均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将贫困护林员与常规护林员搭配组合,编组进行集体管护,轮流兼职,相互帮扶,选择思想觉悟较高的党员担当小组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证森林管护和扶贫工作两到位。

鼓励贫困户就近参与林业工程建设。在林业重点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购买农户苗木及劳务输出,提高了区域农牧民收入。经估算,林业重点工程实施过程中用于农户增收的种苗费及人工劳务费用分别占总投资的45%、40%。“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26万亩,每年落实.47万亩的天保工程和.16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任务。“十二五”以来,累计投入林业项目资金18.61亿元,其中带动三县及周边农户增收资金15.82亿元。

林业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通过项目扶持、示范社创建等措施,引导贫困村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提高林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和抵御风险能力。产业项目优先扶持倾斜到贫困村,精准选择产业扶贫对象,支持发展森林旅游、林下种养殖等产业,实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十二五”以来,西宁市所辖三个县共投入林业产业及林下经济发展项目93个,投入项目资金.8万元,引导农村各类林业经营主体投入资金.万元,通过项目带动农民发展,累计带动户农户发展林业产业,户均实现增收元。林业产业项目将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持续发挥效益。

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年,西宁市.65万亩集体林地确权颁证,依法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年以来,大通县、湟中县建立了县级林权管理服务中心,规范办理林权流转与抵押贷款业务。截至目前,累计办理林地流转11笔,流转面积.78亩;林权抵押贷款12笔,.42亩,万元,农村集体林地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历史性突破。

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西宁市林业局选派2支工作队,深入大通县东峡镇田家沟村、尔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田家沟村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争取了总投资万元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完成了观景台、上山栈道、休闲垂钓园、自助游营地、停车场等建设。经过努力,田家沟村于年顺利实现脱贫目标。尔麻村依托特色优势,采取“基地+贫困户”模式发展产业,我局帮助5户贫困户成立养殖合作社、11户贫困户加入苗木种植合作社,种植云杉、柏树90亩,成立中藏药材种植示范专业合作社,帮扶贫困户种植当归亩,通过西宁市林业局及村委的不懈努力,尔麻村于12月中旬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省、市、县脱贫考核验收,西宁市林业局按照预期计划,全面完成结对帮扶任务。为巩固脱贫成效,西宁市林业局将持续争取扶贫项目,切实做到帮扶村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

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加强思想引导。通过扶贫政策宣讲、宣传扶贫先进事迹、创造一些适合贫困户增收的方法、途径等,鼓励其提高自身发展能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争取早日脱贫。鼓励贫困户树立主动去谋求脱贫的意愿。同时加强知恩感恩教育,教育贫困人群,感恩于党在脱贫路上“不落下一户,不丢下一人”的真切关怀,感恩于从中央到地方的倾力扶持,感恩对其帮扶的每一个人。消除“等靠要”和“应得”思想,依托政策扶持,自立更生,不等不靠搞发展,一心一意谋致富。

作者:沈奎、姜毅、陈煜来源:青海羚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23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