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会公平正义贡献绵薄之力嘉宾青海澜
2022/11/23 来源:不详董智慧做客本报融媒体演播室
本报记者邢鹏摄
主持人:本报记者陈文雯
董智慧,政法民商法专业,具有丰富的律师实务经验、深厚的法律专业功底。现任青海普法网联络组成员、普法讲师团成员、青海法学会成员、青海律师培训委员会专员、昆仑大律师讲师、青海省图书馆法律大讲堂讲师。
律师队伍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律师作为宪法的坚定拥护者、宣传者、践行者,通过个案的执业活动促进宪法和法律正确实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昨日,我们邀请到了任职于青海澜泰律师事务所的专职律师董智慧,她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谈她和“法”的故事。
记者:您能否结合一个具体案例,讲讲大家应该注意的法律问题?
董智慧:今天走进演播间,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简单的案例,是医疗损害赔偿中关于违约责任竞合的纠纷。此案是一个有典型性、警醒性的案例,反映出现今整形行业医疗乱象。樊女士是居住在西宁市湟源县的一名农村妇女,她的妹妹介绍其到某知名整形医疗机构接受面部红血丝剔除术。在实施手术中由于医疗整形机构操作违规、不规范等,导致樊女士毁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当你选择整形以及医疗美容机构的时候,要先明确它的医疗主体,也就是是否有整形资质,医护人员是否有相应的资格证。由于樊女士疏于详尽查询了解这些资质,最终导致了毁容的后果。
记者:在民法典的学习宣传中,您有哪些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
董智慧:民法典宣传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民法典学习宣传中,我参与过青海普法、昆仑大律师、青海法律大讲堂、青海省图书馆的普法宣传。普法宣传中,我解答了许多群众的法律咨询,如务工人员讨薪、建设施工合同还有侵权责任赔偿等,我只是众多普法团队中的一叶扁舟,与大家共同努力。
记者:请您立足岗位,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谈一谈对律师工作的感悟。
董智慧:作为律师,不管是从什么角度,都应该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回馈社会,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贡献绵薄之力。希望我们这些法律人的存在,能让社会变得更美好。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一员,我愿意竭尽所能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践行到底。
(本报记者沈晓琛整理报道责编刘尚臣)
来源:青海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