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间技艺指尖经济青海湟源如何绣出有

2023/12/14 来源:不详

北京治白癜风的地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壁画、挂毯、花灯……你以为走进了哪个艺术展览馆?其实,这里是湟源县的皮绣坊!小小针线活,如何从“指间技艺”发展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指尖经济”?我们在西宁湟源县的皮绣坊里找到了答案。

皮绣非遗传承人冯海萍:皮绣我们会用到一些羊皮,还有马尾、马鬃,比如说在它的大面积,我们可以用牛毛线、羊毛线。绣人物的话,眼睛的部分我们还可以用丝发来绣。

制作皮绣看似简单,绣起来也是精细活。

皮绣非遗传承人冯海萍:皮绣它没有经纬线,所以针扎下去必须是一气呵成,万一扎错的话,怎么盖也盖不掉。我先给你示范一下,现在我们上面用的针法有两种,一种是齐针,这部分用的是斜针。

皮绣非遗传承人冯海萍:我们产品从小到一个戒指、耳环,大到一整张羊皮。我们也销售到了全国各地,甚至出国。我们还研发了一些地方特色文创产品、旅游产品多种。

游客相女士:很漂亮,很精美,很特别的一种刺绣,在湟源地区独特的,别的地方买不到,具有纪念意义。

在南岔村的皮绣工坊里,村里的绣娘们围坐在织台边,一边唠着家常,一边赶制来自深圳的订单。

村民王玉梅:我掌握了这个技能,也有了一定的收入。我家里人也特别支持我,每天在这里跟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也特别开心。

皮绣非遗传承人冯海萍:我们是公司+农户,先是免费培训她们,然后我们设计一些产品,订单式发下去,然后回收计件的形式,我们来统一销售。目前我们培训了多人次。

小小针线活,富民大产业。乡亲们通过手中的技艺“绣”出更美好的生活。

波航乡南岔村党支部书记张海福:我们南岔村今年建成了皮绣工坊,人均增收六千多元,同时我们也带动周边五个村庄的村民,大家共同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总台记者刘泽耕杨成西宁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63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