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甘肃一恶势力覆灭,讨债花样多胶水堵锁

2024/9/9 来源:不详

“赶紧还钱!要不然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在甘肃民勤的一处民房内,几位暴徒边说边往锁眼里倒着什么东西,屋内的男子被外面的声音吓到了。

但对方人多势众,男子不敢出门查看,只得苦苦哀求:“各位大哥,我一定还钱,求您再宽限几天!”

领头的暴徒听此冷笑一声,“你这种人我见多了,今天你要是不还钱,你就别想走出这个门!”

说完这句话后,一帮人扬长而去,等到外边彻底安静后,屋内男子打算出门看一下状况,可谁知门就是打不开。

男子十分无奈,只要欠了这帮人的钱就没有好日子过,但他又不敢报警,只好打电话让人来开锁。

开锁师傅上门后,告知屋内男子门锁的锁眼被强力胶水堵上,十分不好清理,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接下来的几天内,该男子家的门锁又被人以同样的方式堵上了,男子知道是谁做的,但没办法,谁让自己欠钱在先。

那么,屋内男子的债主究竟是谁?那帮收账的暴徒又为什么如此嚣张呢?欢迎大家跟随笔者的脚步,一同走进本次案例。

屋内男子名叫黄某,与他一同经历此事的还有另外一位男子曾某,两人都是借了杨某的高利贷。

高利贷,顾名思义就是借贷的利息很高,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利滚利,持续下去利息会远超本金。

有很多人因为借高利贷被逼出走,甚至还有人家破人亡,目前,我国法律明令禁止高利贷行为。

但还是有人对于这个赚钱的行当趋之若鹜,杨某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黄某和曾某因资金周转不开,迫于无奈找到了杨某借了高利贷,却没想到短短几日利息就疯长。

在被胶水堵锁眼之前,他们还曾遭受过暴力殴打、跟踪、辱骂等,严重危害了正常的生活,影响了正常的秩序。

而两次堵锁眼的行为使得他们两家的财物遭到损害,价值元。

起初,杨某并非穷凶极恶之人,靠着自己的努力积累了一笔财富,当然其中也包括一些不正当的手段。

当时,民间借贷市场不太规范,利益熏心的杨某抓住了这股东风,顺势而为,想要发家致富。

杨某本热雷厉风行,说干就干!从年开始,杨某就利用自己手头上的资金,向当地的一些商户或是小微企业放贷。

但借出去容易收回来难,杨某也深知这一道理,于是为了讨债,他纠集了唐某、焦某、张某等一批社会闲散人员。

在杨某的指挥下,一行人开始了暴力讨债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一股恶势力也逐渐形成。

为了树立自己恶人的形象,一行人在民勤当地多次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损害他人财物等。

民勤县属于甘肃省武威市,这里地处偏远,发展较为落后,但民风淳朴,居民们一直都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其乐融融。

杨某一行人利用人类的弱点给欠款人形成了强烈的心理压制,严重的侵害了社会肌体,破坏了当地的风气。

上文中提到的黄某和曾某只是众多受害者的缩影,还有很多人遭到了更加惨无人道的折磨。

民勤商人沈某,因公司债务出现了问题,急需一笔资金周转,最终在朋友的介绍下结识了杨某。

沈某之前也听到的关于杨某的流言蜚语,为此迟迟不敢下借钱的决心。

杨某等人见状,纷纷在一旁煽风点火,称自己的借贷业务绝对正规,且利息不高,最重要的是绝对不会暴力催债。

沈某信了他们的鬼话,双方签署了借贷协议,可没过几天,沈某就收到了多条还款信息。

起初,信息的内容还算是比较正常的,只是提醒及时还款,可没过多久,短信就由提醒变成了威胁。

与此同时,借钱的利息也在不断提高,甚至远超于本金,沈某无力偿还。

于是,杨某一行人便跟踪沈某,不断对其进行滋扰,还拿着高音喇叭去到沈某的办公司循环播放“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沈某对他们的行为烦不胜烦,同时,在他们一系列的滋扰下,公司也无法正常生产运营。

另一受害人陆某,因为其他原因欠下了杨某的高利贷,也同样是无力偿还。

为了追回欠款,杨某采取了多种非常手段,他先是指使同伙强行用车将陆某拉到县城里,并索要高额的路费。

随后,还采取将陆某塞进车厢等方式,对陆某进行威胁,在这个过程中,导致陆某的手指和胳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即便如此,杨某一行人还是没有放过陆某,对他进行残忍的殴打。

杨某等人惨无人道的行为使得民勤的百姓惶恐不安,即使是不借钱,也怕自己惹到他们,因为只要惹到了他们,就会生不如死。

而那些借款人,即使遭到了虐待、殴打等违法犯罪行为,也不会选择报警,因为借钱在先,这就助长了杨某一行人的嚣张气焰。

同时,警方也注意到了这伙人,经过精密的分析和取证,警方掌握了他们大量的犯罪证据,将他们一网打尽。

据统计,从年3月到年4月之间,杨某等人在民勤多次以暴力、软暴力等手段实施违法犯罪行为,非法敛财。

杨某等人长期纠集在一起,有明确的纠集者,且人数达到3人以上,成员相对固定,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势力”。

且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应当认定为恶势力犯罪集团。最终,法院根据杨某等人的犯罪事实、情节等,作出了相应判决。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只要是触碰到法律的红线,就会得到法律的严惩,不是不到,时候未到。

杨某等人的落网,彰显了民勤扫黑除恶的决心,凸显了法律的公平正义,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仅为配合写作效果,如有侵权请私信作者删除;文章情节略作润色;尊重原创、无授权勿转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71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