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唐蕃古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2022/10/5 来源:不详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活着(这昵称这么写着真有点怪怪的,但应该没事,习惯就好,哈)用的是可折叠的自行车,便于托运,昨天写到活着说了一句话“中年的时间和激情就象背到山顶的酒,喝一杯少一杯,多珍贵啊”,关于背到山上的酒,有过露营经验的都能明白,山上的露营,没有手机信号,也没有别的现代化的娱乐设施,因而喝酒成了保留节目,但山上是没有出售酒水的店铺的,所有喝的酒都要自己背上去,想一想啊,要将酒背上去是一件怎么样的大工程,再想一想啊,酒喝完了就没地方来了,所以那个酒是有多精贵。
继续我们的“骑行”,以下黑体字哦。
7月2日,第一天-6公里,一早从机场海东市出发,穿过西宁市,路边吃中饭,片儿面加卤肉,20块,老板实在盛得太实,筷子都搅不动,用嘴啃,吃炸了,
裹着午睡的困意开始缓上到湟源县,湟源县是西北的门户,战略要地,夏商周就有记载,古名叫丹葛尔,翻过日月山(海拔米)有记载文成公主在这扎营,成景区了,绕过没拍,快坚持不住了,
连续十几公里缓下到了倒淌河镇住下,30大洋,隔壁居然有个天津的大神来串门,73岁,一个人,骑电瓶车从天津到拉萨,第十六天了!真林子大什么鸟都有。
老人的电瓶车73岁,一个人,电瓶车,真的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年龄、人数在我都是不可思议的,电瓶车更是疑惑,我们平时骑的电瓶车,一次充满电可以行驶六十公里,还是新买的时候,还是上下班的平坦路,而一次的充电一般也要四、五个小时,这一路向西,以仅有的学生时代所学的地理知识,东低西高,总的趋势是上坡,这充一次电不知能骑多少公里,而这唐蕃古道边的村子、镇子的又是隔多少里路会出现一个呢?满满的都是不可思议,但人家都已经骑了十六天了,一定是做足了功课,一定是万无一失了的。从没尝试过,从没去实践过,整天地呆在井底,如何能理解呢?
去年参加缙云马拉松时,碰到一对七十岁的夫妇,开着面包车改装的房车,带足了各种生活用品,从容地边走边游,每到一地,选好停车场地,搬下厨具烧火做饭,省了下馆子的钱和住宿费,只需花些门票,将周边的景点游个遍。问及改装车的验审,回答很潇洒:“用了六年的面包车,不审也罢了。”
以上这些老人都是比较遥远的,素昧平生,近在咫尺的是我们单位的两位老同事,一对夫妻,退休后两人一辆摩托车游遍祖国大江南北。
很年轻的时候就有过边工作边游玩的梦想,到一个地方,找一份工作,工作之余浏览周边景区,玩得差不多了,再换个地方。可这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人还在原地踏步走,人生能有几个秋,这样的梦大约也只能是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