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力量西宁晚报

2024/9/9 来源:不详

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哪里好 https://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咩咩咩……”蓝天之下,绿荫丛中,传来一阵阵清脆的羊叫声,为初春的大山增添了一抹生机。随着羊叫声越来越近,一位皮肤黝黑、身材中等的男子熟练地赶着羊群迎面而来,他是湟源县寺寨乡西扎湾村村民朱宝宏。曾因高额的医疗费用,入不敷出,日子过得很是贫苦。变化始于年获得“”贷款3万元,朱宝宏凑钱买了40只羊,与老伴共同经营。随着贷款数额不断增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他不仅盖起了新房,在县城买上了住房,还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如今,在金融活水的滋养下,青海越来越多像朱宝宏一样的农牧民过上了好日子,乡村振兴似一条大河,在汇聚无数“金融”支流后奔涌向前,升腾起阵阵浪潮。系“三农”深耕高原沃土“乡村振兴,金融大有可为!我们聚焦‘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推动金融活水浇灌乡村、金融资源建设乡村、金融服务扎根乡村。”青海银保监局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青海银保监局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引领银行业保险业主动深化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耕“三农”领域,细作县域经济。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精准对接拉面、牦牛、青稞、光伏、青绣、乡村旅游等“青字号”产业,精准对接易地扶贫搬迁等重点领域,持续增加涉农信贷总量,盘活农村资金、资产、资源。创新推出“绿色农业开发贷”“绿色养殖贷”“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保险”等20余种绿色金融产品,推动青海农牧业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发展。打造全国首个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经办+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体化”服务模式,推动大病保险政策向贫困人口倾斜,起付标准由元调整为元,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付比例由80%提高到90%。藏系羊牦牛保险实现28个纯牧业县全覆盖;创新推出降雪量气象指数保险、草原干旱指数保险;在全省46%的县域推广“防贫保”……年以来,政策性农业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亿元,支付赔款21.56亿元,受益农户.72万户次。补短板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从不能贷款到如今的发家致富,我找到了致富的出路。”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农牧民才让激动地说。青海锚定信贷补短“核心区”,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通过这几年的努力,青南藏区县域存贷比从年末的19.82%提升到42.50%。“今年,我们综合考虑青海县域存贷比平均水平、存贷比监管指标、县域有效信贷需求等因素,在全省范围内选取了42个基层银行开展‘信贷补短’工程。”青海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说。优结构惠民利民“接地气”“现在我可以留在家里照顾生病的老人,陪着孩子学习成长,家里过上了以前不敢想的好日子。”湟源县申中乡申中村村民鲁珍高兴地说。年,鲁珍申请到扶贫小额贷款,用这笔贷款开始做养殖牦牛,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她的养殖规模逐渐扩大,收入也逐年增长。“青海农牧民群众依托金融脱贫致富的愿望强烈,由于‘三农三牧’的弱质性,基层金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为此,我们积极研究金融服务与基层党建的结合点,推出‘双基联动’模式。”青海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据悉,按照试点、推广、规范、提质、丰富的思路,青海银保监局推动“双基联动”模式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小到大,将其打造成农牧区党建合作共建平台、金融知识宣讲平台、普惠金融服务平台、信用体系建设平台,受到了基层党政、基层银行、农牧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实现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普惠金融、增加农牧民收入、振兴农牧区经济的一举多赢。截至年末,全省累放“双基联动”贷款亿元,惠及69万户农牧民;建立信贷工作室个,覆盖91.5%的行政村;贷款余额较年末增长24倍,不良率仅0.3%。从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逾期贷款,到如今的多户村民全部成为新用户;从过去由于牛羊肉价格波动导致不良贷款上升,到如今连续两年成为“零不良”信用村……经过这几年的持续推进,青海37%的县域、69%的乡镇、68%的行政村、70%的农牧户被评为信用县、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信用户不良率仅为0.26%,农牧区信用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记者樊娅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71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