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大学习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
2024/12/18 来源:不详白癜风治好大概要多少钱 https://m.39.net/disease/a_5390504.html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考察了翠云廊,了解当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情况。
镜头定格了这样一幕——
青石古道历尽沧桑,夹道古柏林立成廊。习近平总书记停下脚步,驻足凝望千年古柏。
这株剑阁柏笔直挺拔、直指云霄,在翠云廊古柏中十分特别,有“三最”:最高,树高27米;最老,树龄约年;最奇,远看似松、近看是柏。
余米的古蜀道、84棵平均树龄超过年的古柏,总书记看了半个小时。
“翠云廊确实是叹为观止啊!”“有点没看够的感觉。”总书记十分感慨,“在这里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挖掘出很多意义,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
考察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一路看一路叮嘱,“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
生态,关乎政治,关系经济、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赴地方考察时,看山、看水、看树……步履不停,思虑长远,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的战略位置。
今天(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循着总书记的“生态”足迹,一起绘制“美丽中国”蓝图。
“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时间拨回到三十多年前,在浙江湖州安吉县余村,村民们以卖竹子、采矿山为生,“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村庄富了,山却秃了,河也枯了。余村痛定思痛,决定关停矿山,调整发展模式。然而,矿山关停造成了集体经济与百姓收入双双下滑。一个最直观的数据:4年,村集体收入从万元直线下滑至20万元。正在余村村民举棋不定的时候,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考察,充分肯定了余村的做法,“下决心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余村从靠山吃山转向养山富山指明方向。这些年,通过推行复垦复绿、治理水库、改造村容村貌、支持发展农家乐等举措,余村已从炮声隆隆、粉尘漫天变得山清水秀、竹海连绵。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余村。看到余村成了青山叠翠、游人如织的美丽乡村,总书记十分高兴。他说,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如今,美丽生态已成为余村的一张“金名片”。年,余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6.4万元。余村之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最生动的佐证。如今,这一重要理念在中华大地上书写着越来越多的绿色发展新篇章。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目光放长远。年1月5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沿岸省市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习近平总书记却从长江“病了”讲起,这次会议给沿岸好似“泼了一盆冷水”,明确要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十年禁渔,牵一发动全身。总书记强调,这件事就算是“水泥墙”,也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钉进去。“为什么下决心禁渔呢?为子孙谋。保证生态恢复多样性,不能断送在我们手里。”当前,长江禁渔“三年强基础”进入收官阶段,鱼翔浅底、人护清流的生态图景徐徐展开: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鱼类种,比年增加25种;年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头,实现自6年有调查统计以来止跌回升的历史性转折……
祖国的山山水水,见证着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与牵挂。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小兴安岭腹地考察,仰望高耸入云的林木,感怀历史长河“川流不息,不舍昼夜”。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时,手抚树干、神情庄重,他说:“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说把多少真金白银捧在手里,而是为历史、为子孙后代去做。”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搞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对得起中华民族的老祖宗,下要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所交代。对大自然我们要有敬畏感,要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这件事抓好,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生态文明建设,重历史也重未来。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
是“国之大者”
伊春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国家重点国有林区。然而,长期的砍伐导致树越来越少、越来越细,绿色屏障受到破坏,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年,伊春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伊春考察时强调,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我国生态资源总体不占优势,对现有生态资源保护具有战略意义。伊春森林资源放在全国大局中就凸显了这种战略性。如果仅仅靠山吃山,很快就坐吃山空了。这里的生态遭到破坏,对国家全局会产生影响。
伊春因林而立、因林而兴。不砍树,怎么生活?总书记指明了方向:“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思路,摸索接续产业发展路子”。
放下斧锯的林区人,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特色种养产业等,红松果林、食用菌、小浆果等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这是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说的话。
青海,屹立世界屋脊,北依巍巍祁连、中贯莽莽昆仑、南峙唐古拉山,承担着保护“中华水塔”、三江源的重大使命,是中国乃至东亚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青海之于全国的生态地位重要且独特,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与长远发展,“国之大者”体现了对青海生态的保护并非一省之事。
作为欧亚大陆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每年超过亿立方米的纯净优质水从青海流出。青海还是世界高海拔地区中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区域,雪豹、藏羚羊、冬虫夏草、雪莲等珍稀动植物不断丰富中国的“生物图鉴”。
年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现场,孔庆菊代表带来的两张照片吸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
一张照片中,是漫步在草丛中的荒漠猫;另一张,则是行走在树丛中的雪豹。
“以前很少见的珍稀物种,现在频频现身了。”从小生长在祁连山下的孔庆菊代表以此佐证,讲述家乡生态环境的变迁。
山绿了,沙少了,水清了,乡亲们的口袋也鼓了。
“这说明生态保护见效了。”习近平总书记凝视照片,频频点头。
祁连山的生态之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
如今,总书记“多次批示”的乌梁素海再度成为“鱼鸟乐园”;漓江流域山青水碧生态美,绿色发展成果正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仅要聚焦局部,更需要在国家大棋盘里积极作为,才会使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渐行渐近。
“保护生态环境,
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我国幅员辽阔,涵盖了森林、草原、沙漠、湿地、湖泊等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4年后,“草”被纳入这个体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字之增:“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
“统筹”二字将“山水林田湖草沙”这一大循环连接起来、环环相扣,搭建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系统。
年4月召开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坚持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再次叮嘱:“要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着力培育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
制度层面也在持续发力: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发布《中国落实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牵引推动绿色转型……
系统治理成效显著。
天更蓝了。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5%,重污染天数比例首次降到1%以内。
水更清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一条条河流、一个个湖泊变了模样。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升至87.9%,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1.9%。
绿色发展动力更强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稳居世界第一。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3.2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
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贯穿着一条鲜明主线: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来源:秦淮妇联
编辑:田雅莉
责任编辑:王能
审核:雷发霞
巾帼湟源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