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拉千户府红色教育的第二课堂

2022/11/7 来源:不详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下来得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1116/4518276.html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6月19日,我们沿循隆高速经张汶高速拐下G公路,来到位于黄河之滨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尖巴昂村,整个青海乃至安多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藏式贵族庄园呈现眼前。

昂拉千户府——青海全境乃至整个安多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藏式贵族庄园。摄影:陈俊

庄园大门东侧的墙上,正中是“昂拉千户府”汉藏语的红色大字,两侧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青海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青海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字,这一切无不彰显出这座庄园的特殊“身份”。

等候在昂拉千户府外的党员群众。摄影:陈俊

“昂拉千户府始建于清代,年由尖扎地区昂拉第七代千户长项谦东智重建。解放初期,为和平解决昂拉问题,在这里发生过一段先后十七次争取项谦归顺的故事,成为我党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西北地区解决民族问题的一次成功实践……”讲解员却措吉娓娓述说那段尘封在历史画卷中的壮怀激烈故事。

千户府内,每一位参观者都沉浸在一个个感人的红色故事中,驻足品味一幅幅珍贵的历史旧照,仔细品读一件件承载厚重历史的文物。纪录片《昂拉千户风云》更让我们近距离、全方位地了解昂拉千户府的由来、历史变迁和时代意义。

“在我们昂拉,大多村民都会讲一两段关于千户府的故事,铭记那段历史,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尖巴昂村党支部书记加巴说,“十擒十放”的故事成为佳话广为流传。

昂拉千户府着眼于讲好党的故事,以教育年轻人,因此千户府还是“黄南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海大学实践教育基地”……

“我们这里现在最宝贵的是红色精神财富,加上勤劳的双手,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加巴说。

如今,昂拉千户府已是全省上下党员干部、学生、军人和社会各界人士重温红色记忆、接受精神洗礼、感悟革命伟力的“红色熔炉”。在这里,大家感动于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的牺牲精神、感叹于革命先驱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雄才大略、感慨于这方红色热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

等候在昂拉千户府外的党员群众。摄影:陈俊

“艰苦奋斗、爱党敬业、民族团结……这些才是我们发展进步的基石,也是对我们这些大学生的激励和鞭策。”正在青海大学读研究生二年级的孙颖参观后感慨道。

“这座红色教育基地发挥着展示、纪念、宣传、教育、研究等综合功能。”来千户府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之前,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党员李小明和同事们显然做足了功夫,“最大的教育意义在于这里是我国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典范,体现出共产党人的远大眼光、坦荡襟怀以及国家领导人炉火纯青的领导才能。”

“我们村开展主题党员活动,首站选在昂拉千户府,目的就是要感悟红色力量,牢记初心使命。”湟源县城中镇万丰村党支部组织委员李莲红说。

到昂拉千户府学习的党员群众学习的场景。摄影:陈俊

千户府火了,村里人气自然旺了,游客也逐渐多了起来,这也为村民们带来了新的致富路。

“乡村旅游就是我们新的致富之路,现在有些村民已经将自家院落改成了农家乐。天气热起来了,游客多收入也多。这些年来,靠着扶贫产业、公益性岗位等好政策,村民的生活水平整体性得到提升。今后想着怎么把乡村旅游做出特色。”加巴说,端上红色旅游饭碗的村民切身感受到在党的好政策下,生活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这就是黄南特色美食‘果馍切’,旅游旺季每天能卖出去几十个呢,加上再卖些酥油和小特产,一个夏天也有几万元的收入呢。”作为土生土长的昂拉人,次仁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家的特产能卖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等候在昂拉千户府外的党员群众。摄影:陈俊

“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把我们扶起来了,我们没有理由再‘躺’下去。”项谦的后人、年近70的桑吉老人惊叹于家乡的发展变化,对未来的日子更是充满了期待。

静静矗立在黄河之滨的昂拉千户府,见证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2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