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西宁市各区县财政收入城西第一,城
2022/8/17 来源:不详中西部地区的巨大发展差异化在财政收入方面有着明确体现,我国东部发达沿海地区往往在财政创收方面能力更强,因此在财政转移支付方面西部一些欠发达地区会因此接收到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以此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财政是由地区的各项税收、国有资产收益等组成,更能反映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是地区整体经济运行情况的晴雨表。
西宁是青海省省会城市,是青海全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地处青海省东部,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受到地理环境等影响,西宁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基础薄弱,在财政创收方面表现较差,年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15.3%,两年平均增长23.0%。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亿元,同比增长16.5%;非税收入完成23.4亿元,同比增长9.1%。作为省会级别城市这一财政数据表现较低,下面具体了解一下各个区县的财政收入情况。
整体来看年西宁市仅城西区和城北区的财政收入在10亿元以上规模,城中区、大通县等区县的财政收入均在10亿元以下规模,湟源县全年的财政收入仅为1.58亿排在全市垫底位置,说明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具体来看,年城西区完成财政收入14.82亿排在全市第一位,城西区是现代化城区,地区的第三产业较为发达,以科研、文化、教育、商贸为主,在增值税等各项税种的增长方面较为迅速。
城北区年实现财政收入11.34亿排在全市第二位,年城北区大规模招商引资力度较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成,投资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力和支撑力明显,经济保持稳定高质量发展。
城中区和大通县的年度财政收入规模接近10亿元大关,预计年全年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规模可能性较大,而城东区、湟中区、湟源县的财政收入总量较低,差距也十分明显,特别是湟源县的年财政收入为1.58亿,湟源县以农业、牧业为主,在财政方面处于相对劣势。必须要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才能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