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守护记住28474名白衣天使的样
2022/9/30 来源:不详本版图片均由省卫生健康委供图
2月21日,我省最后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出院!至此,我省累计确诊的18例患者已全部治愈,实现了疫情防控“三清零”——确诊病例治愈“清零”、密切接触者“清零”、所有疫点“清零”,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既定的确诊病例“零死亡”和医护人员“零感染”目标。
3月19日,我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平安返回西宁。下了飞机,医疗队领队刘建华备感自豪:“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自1月31日进驻医院医院开展重症及确诊患者救治工作以来,实现受援地区重症患者‘清零’、确诊病例‘清零’和全队人员‘零感染’的目标,圆满完成医疗救治任务!”
胜利的背后,我省广大护理工作者功不可没。
“时至今日,出发时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一双双紧握的双手,一张张泪目的面庞都记忆犹新……”驰援湖北护士、医院内二科护师徐燕动情地讲述着。
我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护理队名队员坚决服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当地党委政府工作部署,视患者如亲人,视驻地为故乡,全心全意投入武汉抗击疫情最前线。2月5医院,至3月10日完成救治任务出舱,实现救治患者“零死亡”和全队人员“零感染”目标,圆满完成医疗救治和护理任务。
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我省广大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岗位上兢兢业业,坚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护理技术,勤勤恳恳,始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无论是出征支援湖北医疗队护理人员,还是坚守在青海本地艰苦奋战的护理人员,都展现出了现代护理人在疫情面前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的大爱情怀,正是有了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用生命守护生命,才使得我省在抗击疫情阻击战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为我省疫情防控做出突出贡献。
更加贴近患者、临床和社会
“截至年底,全省注册护士名,逐步建立了32个护理专业委员会及1个男护士工作委员会;护士学历层次构成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26.86%,医院本科及以上占比58.96%,医院33.29%,医院29.52%,医院26.33%,学术队伍日益壮大,成为我省卫生战线上一支生机勃勃的主力军……”
一年一度的“5·12”国际护士节,见证着我省护理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变的是不断改善的护理服务,不变的是“白衣天使”的暖心守护。
近年来,我省采取有力措施督促医疗机构落实《护士条例》《“十三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在保证人力配置、提升薪酬待遇、防控和减少护理职业健康危险因素等方面加大落实力度,切实维护和保障护士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稳定和发展好护士队伍。
护理管理方式由传统的经验型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轨道。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延伸至县级医疗机构。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全面推行,护理专业内涵更加丰富。建立了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充分发挥护理质控中心的监管及引领作用,扎实推进我省护理管理模式的更新与改进,切实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随着护理管理模式的不断改进,护理工作的内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被动执行医嘱转变为护士主动为患者做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护理、康复护理,将身心护理落实到了患者身上,真正做到了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了显著的提高。
多措并举攻坚护理难点
2月12日,为促进我省医护人员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能力提升,医院成立了由首届青海学者、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赵生秀教授任主任的青海省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能力培训基地,在全省医疗卫生系统率先开展了重点岗位、重点科室、重点人员分层次、实战化的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能力规范化培训,此举得到了国务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第28指导组和中组部赴青博士团专家的高度认可。
人才队伍建设是护理事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省举办了不同类别的培训班余期。建立了12个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养国家级专科护士余名,省级专科护士名。逐渐建立起伤口造口专科小组、安宁疗护专科小组、静疗治疗专科小组、肿瘤专科小组、疼痛专科小组、糖尿病专科小组、康复护理专科小组、心理健康专科小组共9个专业护理小组,及手术室专科护理学组、血液净化专科护理学组、助产专科护理学组、急诊急救专科护理学组4个护理学组,开展了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老年护理及认知功能训练护理门诊、伤口造口护理门诊、呼吸专科护理门诊、PICC专科门诊、孕妇学校门诊、心血管内科护理门诊7个专科护理门诊,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护理会诊,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的护理服务。
我省多项护理新业务、新技术、新项目也逐步应用于临床,进而带动了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年填补了护理专业无“三新”技术的空白,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省科技厅科研项目“高原急性病护理标准的建立”获国际先进科研成果;年由赵生秀教授等8位护理人员完成的题为《青藏高原灾害护理现状及多层次培训效果评价研究》荣获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青海医院临床护理”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南丁格尔精神发扬光大
医院护理部是我省唯一一所三医院护理团队。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患者住院期间大多没有家属陪护,为此,护士还扮演了患者的“父母”和“子女”的角色,为拒食或输液病人喂饭,为约束保护的兴奋躁动病人喂水、按时更换体位、观察四肢末梢血运情况。面对着特殊的人群,他们始终无怨无悔,积极探索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做精神疾病患者身心健康的守护者,让南丁格尔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年4月,我省成立了中国红十字会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青海省护理学会分队。每年深入社区学校开展急救、保健知识技能讲座和培训;深入家庭开展义诊活动、送医送药送温暖至留守儿童家庭等志愿者服务活动,每年参与的护理志愿者达0余人次,组织大型义诊活动,为各族群众进行了现场义诊,急救技能演示,康复技能培训,自我护理保健等知识讲座,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组织各个专科的专业护士进行居家护理的指导,将护理服务真正送到患者身边,为居家护理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省还积极发挥学会专家团队的优势作用,克服诸多困难,不畏海拔高、气候恶劣,交通不便,护理帮扶不断延伸。医院进行学术讲座70余次,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临床护理能力的提升。省级护理敏感指标数据平台的建立,为全省护理质量建立数据库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为护理质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我省护士形象也不断提升,通过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技能大赛,巾帼示范岗”“流动红旗”“优秀护士”“星级护士”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提高文化品位的主动性。
高举南丁格尔明灯的人,他们用爱心和责任守护生命,用善良抚平受伤的心灵,用微笑和无怨无悔践行着“竭诚协助医师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的誓言,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健康青海的建设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让我们记住这名“白衣天使”暖心守护的样子。
作者:李欣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