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像湟源
2022/6/1 来源:不详白癜风能根冶吗 http://m.39.net/pf/a_4793212.html
从今天开始“大通相玉”重新回归,前阵子的忙碌,让诸位读者等着急了吧?平台的粉丝(
文/相玉
年,一次在饭局中,医院院长讲起这样一件事,说有一天湟源县街头,走过一位白头发的外国老头。一群年轻人站在路边用青海话议论这个“老外”,此时外国老头转身看着他们,大声用青海话叫道:“哎!姑舅,姑舅!乃个……地方阿么走着哩?”那群年轻人顿时容颜失色,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那时候我还没去过湟源县,想象着那群年青人瞬间被惊呆的表情,总是忍不住笑了又笑。当然,医院院长告诉我们,这位外国老人就是自幼随父母来青海湟源县传教的美国友好人士柏大卫先生。柏大卫先生从周岁到17岁一直生活在湟源县。离别38年后,年他又回到湟源县,此后不断往返于湟源县与美国之间。他为湟源县捐助大量医疗器械和物资,受到了湟源县乡亲的尊敬和爱戴。柏大卫先生一直认为自己的家乡就是湟源县,80多岁的他仍然说着一口流利的湟源方言,甚至能说出小时候的童谣:“古今儿,古今儿当当,猫儿跳着缸上……”仿佛感受到了柏大卫先生在美国期间的浓浓乡愁,他生长在湟源县,那种落地生根的故乡情节,即使到了物质生活富足的美国,也无法改变。那么湟源县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片土地,令柏大卫这位外籍老人如此牵挂?这个问题在不经意间种进了我的心底。
柏大卫先生与湟源的乡亲们六月荷花摄
此后因为工作原因,我曾几次去往湟源县大华、波航等地。在这期间,我结识了新的同事张琴——一位湟源县大华乡的普通女孩。曾经作为一名下岗工人,她毅然走进北京的高校深造,再参加公务员考试一路考入县级、市级、省级单位。那时候,每天中午休息时间,总是能看到手捧书本在办公室里学习的她。工作十多年以后,经过努力,她又考上了法学研究生,再次脱产去某大学学习深造。她这种不断学习、不断考试,求学不辍的向上精神,一度令我们这些同事感佩之至。
年单位改制,我没有机会再去湟源县了。可是我又认识了湟源县出生的作家井石先生。那时候我没见过井石先生,他只是我的QQ群里一位叫“小妖”的网友。偶然听说他是一位作家,我毫不客气地将自己学写的小文章发给“小妖”,让他帮我看看。没想到“小妖”老师不但认真读了我的文章,还给予大量修改意见,在网上指导我完成了一篇短篇小说《尕阿吾》。“小妖”在网上鼓励我继续努力写作,并教我如何投稿。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小妖”原来是大名鼎鼎的作家井石先生。01年第一期《青海湖》杂志发表我的小说《尕阿吾》后,我便欣喜地发现从此自己走上了写作的道路,这和当时仍未见过面的“小妖”老师的鼓励脱不开关系。对新人、陌生人完全没有保留与轻视,井石老师对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写作者的帮助正如雪中送炭,令我至今感到温暖温馨。
井石老师与著名电影艺术家田华合影六月荷花摄
年4月,与朋友一起去湟源参加友人孩子的婚礼。席间湟源县老文人王祖兴老师找到了我。王老师告诉我,他给我和鲁玉梅(大通县女作家)各写了一幅字儿,让我离开之前去拿。这位慈祥的长者再三叮嘱我说:“如果你们两个人喜欢我写的字儿,就把它留下来。如果不喜欢就烧掉,可千万别扔到垃圾里面!”王祖兴老先生的叮嘱,让我想起了井石先生的一篇名为《敬惜字纸——已经消失的民间文化》的文章,其中提到:“……中国文字是由上古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发明的,历代的帝王将相和平民百姓对文化都相当敬重,久而久之,古人就是看见有字的纸,都非常爱惜。敬惜字纸的传统在宋代已经出现。规定写有字的废纸不可随意丢弃、践踏、糊窗或与其他废物混杂,而需专门放入字纸篓,后焚烧成灰,成为字灰,收集起来。”湟源历史上曾有多处建有专为焚烧字纸的“惜字塔”。王老先生诚恳的表情,深化了我对湟源的印像,对湟源文化的印像。在众多人围在一起争抢现场挥毫创作的书法家们的作品的场合里,我往往会怯场。当王老先生告诉我,他的其中一幅字是专门为我写的,这让我受宠若惊。认识王老师也仅仅是在两个月前湟源《日月》文学杂志编辑部举办的文学活动上。仅一面之缘,却意外得到王老师的偏爱,这让我非常感动。当两副势态流动,隽秀端庄的篆书作品呈现在我眼前(一副为“文宛奇馨”,另一幅为“多才天成”),我看到了老前辈对我们这些文学新人的鼓励和期望。王祖兴老师书法作品(局部)相玉摄参加完婚礼,湟源的新朋友孟春琳大姐带着我们去游丹噶尔古城,走访那里的明清古街。充当导游的同时,孟大姐向我们娓娓讲述湟源自古以来对文化的重视和崇尚,包括丹噶尔古城兴衰变换中自己家族中的几位文化名人的悲欢离合。迎着初春的太阳,我们聊着那些往事,缓缓地走进昌耀诗歌纪念馆,走进湟源文庙,走进湟源的历史文化之中。在丹噶尔古城陈列的湟源县历史文化名人画像相玉摄
这是一个古老的县城,和它相关的美国牧师的后人柏大卫先生,著名作家井石先生,女同事琴,老文人王祖兴先生,新朋友孟春琳大姐,还有《日月》文学杂志的编辑陈有仓老师,他们让我领略到了湟源积淀深厚的人文财富,他们代表着湟源,又仅仅是湟源的一部分。这片古老美丽的土地是一本厚重的史书,值得我们细细翻阅,认真思索,久久回味。孟春琳大姐在丹噶尔古城相玉摄
作者也在丹噶尔古城留影纪念
大通相玉推荐阅读
1.邂逅觉古寺
.“娃娃你记下,穷了穷不要跪着喝;富了富不要躺着吃。”
3.他眼里的大通娘娘山
4.写给不愿读高中,要去打工的外甥娃……
5.把察汗河的山水寄给你
6.兄儿啊,我的妹妹!
7.端午了!来说说咱青海的香包儿吧!
8.外奶奶,童年最美的回忆
9.重返桃花岛(小说)
10.野外烧青稞趣事
请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