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高山神圣山水与中华民族迁徙史
2022/6/6 来源:不详丁方
教授博士生导师
1.神圣山水画派倡导人
2.原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3.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院长
4.文化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5.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副主任
6.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7.意大利安布罗斯学院院士
1
青藏高原是中华民族漫长迁徙征途的关健节点
在众多已证明的地上遗存物中
青海的海西岩画是其中的典例
海西岩画
海西岩画以发现地青海海西州命名
它们分布于中国西部的深壑大漠、高山脊腰,可谓无处不在
从东头天峻的卢山岩画到西部格尔木的唐古拉岩画
散布范围约方圆平方公里
勾勒出中华先民迁徙途中的滞留范围
卢山岩画
唐古拉岩画
2
在盘桓青藏高原的数万年期间
中华先民对山脉的体认与崇拜
成为民族心理有机构成的深层因素
这时,一个重要的标志——日月山应运而生
日月山是一座位于青海省湟源县西南约40公里的山峰
海拔超过米
它被古代先民从祁连山脉系列山峰中拣选出来
作为神灵居所而被尊崇
3
如今,我们仍能从语言学角度觅得神圣痕迹
“日月山”的藏语是“尼玛达瓦”
蒙语则是“纳喇萨喇”
均为“神圣之山”的意思
日月山南面脚下是著名的“倒淌河”
它正是日月山神奇的体现水流不是由西向东,而是由东向西逆向而行!这仿佛是一个髙悬头顶的神秘象征:上万年前先羌民族在这里依据上天的旨意而分化藏缅语系与华夏语系各奔东西形成了中华民族如今的分布格局4
据考古证据显示
日月山就是“昆仑神话”中的昆仑山
而湟源正是西王母故里
从宗家沟石窟群的“西王母石室”
日月山、倒淌河与西王母国石室位置延伸到大华中庄卡约文化遗址
它作为西王母国的政治经济中心
构成了腰果状地域
其中封存着上古中华先民迁徙的密码
5
从湟源继续往西
有德令哈的“怀头他拉岩画”
年代约为北朝——隋唐时期
昆仑山口石碑上有苏轼黄河诗句铭记:“活活何人见混茫,昆仑气脉本来黄。浊流若解污淸济,惊浪应须动太行。帝假一源神禹迹,世流三患梗秃乡。灵槎果有仙家事,试问青天路短长”这首诗以宋代人的眼光将昆仑山的气脉与大禹治水的功业放在一起评说展示了某种荡气回腸的历史人文胸襟6
昆仑山精华是山体岩石经历万年锻压之后的结晶——昆仑玉
它构成了伟大的中华玉文化传统
中华玉文化的成形与承传
可回溯至八千年前新石器文化如红山、龙山、良渚、石家河、齐家文化等但最早的根源,仍要追到三万年前的昆仑玉文化红山文化玉噐多用产于岫岩县的透闪石玉、蛇纹石玉透闪石玉蛇纹石玉良渚文化玉产于江苏溧阳小梅岭的斜长石玉但其祖源皆来自昆仑山周边的透闪石玉矿脉7
商王期是玉文化发达时期
这时,中华农耕文明的定居生活渐趋成熟
玉器的等级愈益细分,形成了有序的体系
商代玉器大致有三种来源:
一、昆仑玉(透闪石玉)
二、岫岩玉(蛇纹石玉)
三、南阳玉(斜长石玉)
其中昆仑玉为主体
这些分类学常识与中华先民经年累月蕴积的昆仑山经验密切相关
8
有一桩史实至关重要:
公元前年左右
周穆王巡狩天下、广收玉器
并亲自来到西王母国
双方携手前往艾克塞湖狩猎并弯弓射大鸟
穆王西游满载白羽而归
这种充满浪漫主义的故事
可解释为对中华共同祖先的生存方式与迁徙来路的民族认同
9
大约与此同时
摩西正率领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
跨红海、越瓦伦蒂沙漠
经西奈山、过“摩西蛇道”等系列险阻
向神允诺的“迦南之地”行进
恰恰在距今三千年前
两个古老民族都处于塑造自身精神历史的关键时刻
[德]荷拉德·冯·兰茨贝格《乐园·出埃及记》,年[英]大卫·罗伯茨《出埃及记》,约年,布面油画,×cmend
刘辉美业
“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