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故事
2022/6/6 来源:不详我在江南梅雨猖獗的时候逃离了小港,
事实上大西北也不是什么好惹的,
每次西行给我的下马威都一样一样:嘴唇率先发出干裂的信号。
但和十几年前在兰州农民巷各小摊前火急火燎找润唇膏不同,
这次在西宁订的博丽雅布酒店位于海湖新区万达广场商圈,
所有的需求都触手可得。
住得好就能保持心情愉悦,所以尽管西宁不属于包邮地区,
却丝毫没有影响它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大气,成熟,
更何况这座城市还有全国最大的独立书店:几何书店,
它就在我住的地方负一层,真是太让人喜欢不过来了。
·JUNE
SUMMER
看到我带着女儿奔了西宁,老宋很高兴。
老宋是谁?简单地说,他就是一扶贫干部,
往深里说,他是今年年初在北京领奖,
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的一个扶贫干部,
当然,在这之前他并没有告诉过我这些政绩,
我也理所当然的认为他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扶贫干部。
我跟老宋在张家港有过几次推杯换盏的交集,
其中不乏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以及啼笑皆非的片段,
这都跟他的大舅哥有关。
嗯,他的大舅哥,也是我李哥,是看着我女儿从小长大,一直被喊“李爷爷”的人。
(这个辈分有点凌乱,后来老宋老婆说,关系需要捋一捋)
总之,在抵达西宁的第一个夜晚,
老宋拿出一瓶52度的青稞酒,酒的名字叫做“燕麦烧”,
毫升,我俩平分。
我一边喊着“从没喝过52度”,一边勇敢地迈出了人生中六亲不认的第一步,
盛情难却,“不喝不喝又喝了,喝着喝着又多了”,
果不其然,最后被燕麦烧撂倒,挂了。
据说当晚老宋也喝多了,但无凭无据,他说啥就是啥了。
最高的殊荣,是一个人风尘仆仆,赶路。再拿起酒壶,为你斟满。盛唐时代和魏晋风骨,就全来了......
所以,在西宁的第一个晚上,我光顾着喝酒,
任凭小港亲朋好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