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贫让农牧民实实在在受益

2022/10/6 来源:不详

看白癜风到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近年来,中央、青海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多项政策做出部署,特别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方面,多次强调金融服务“三农”的重要性和完善金融服务的紧迫性。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金融的需求日益旺盛和多元化,农牧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压舱石”的作用。普惠金融作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在打好脱贫攻坚战、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板、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乡村振兴战略极为重要、极为关键的支持要素。本网特推出《为有源头活水来》系列报道,以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发生变化的切入点,讲述一个个金融服务三农的青海故事。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陈郁摄影报道)九月的西宁市湟源县寺寨乡上寨村的田野里,大片金黄的青稞沐浴着秋日的微风,年近半百的村民刘永春看着自己家的牛羊散布在沟沟壑壑啃食着青草,不时露出欣慰的笑容。

“我们处于脑山地区,有天然的草场,大力发展牛羊养殖业是再好不过的,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只能自己小打小闹,收入也较少,无法扩大规模。这几年国家政策好了,我在农商银行贷了30万贷款,成立了湟源刘苇家庭牧场,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没钱发展的现状。现在我有80头牦牛,多头羊,还成立了自己的育肥场,年收入在30万元左右,日子过得是越来越红火!”

上寨村距湟源县城28公里,海拔在-米左右,是高寒脑山地区,全村土地总面积亩,耕地面积亩,草山面积亩,属于典型的农牧区。

年,通过乡政府、村干部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上寨村被创评为信用村,全村授信万元,户均余额达5万元,家家户户都享受到了贷款红利。

“牦牛一般一头能卖1—2万元左右,羊元左右一头,我们的牛羊都是吃自家山头上的青草长大的,肉质好、又健康,加上现在村里搞养殖的农户多了,既能保质又能保量,所以来村里收牛羊的老板很多,根本不用担心销路。”刘永春说,他现在1年的收入相当于过去10年的收入。

通过金融支持,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的还有李新庭一家。

李新庭是湟源县日月乡大茶石浪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有5口人,2个孩子在上学,家中老人年迈,加上李新庭夫妻二人身体不好,一直无法外出打工,只能在家养几只牛羊贴补家用。年3月,李新庭取得了《湟源县贫困户信用证》。湟源县日月支行为李新庭授信30万元贷款资金。

得到资金支持的李新庭与妻子杨卓玛决定“兵分两路”。李新庭在原有的养殖基础上,扩大规模,在风水岭盖了牛舍,让自己的牦牛有了“新家”,同时购买了新一批的小牦牛,从最初的几十头牛发展到了现在的头。面对当前牦牛肉市场行情看涨,李新庭信心满满。

“你尝尝我们自己家做的牦牛酸奶,没有添加剂,所以有点儿酸,吃不惯我给你加糖哈。”当记者来到李新庭的妻子杨卓玛开设的“小卓玛牦牛酸奶”店时,看到就是这样一幅景象。杨卓玛正在热情地招待着进来休憩的游客,一会儿端酸奶,一会儿添奶茶,忙得不亦乐乎。

李新庭告诉记者,30万元贷款到手后,他跟妻子反倒寝食难安,毕竟头一回手里有了这么多钱。再三商量后,李新庭决定继续养牦牛,杨卓玛则到县里采购了帐篷、家具,在扎哈公路旁搭起了旅游帐篷,给过路旅游的游客出售自家生产的牦牛肉干、牦牛酸奶、糌粑、奶渣等特色食品。

“酸奶一碗5块钱,奶茶也是,烙馍馍10块钱,还有自家风干的牦牛肉干,这几样都很受欢迎,旺季的时候,我一天就能赚多块钱呢!”据李新庭估算,今年夫妻二人不仅能把银行的贷款还清,还能额外收入5万元。

“近年来,我们重点支持村级股份经济合作制和村集体专业合作社,通过支持这些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从而带动村民共同脱贫致富。”湟源县农商银行行长胡顺成告诉记者。

据了解,近年来,湟源县农商银行通过简化扶贫贷款程序、减少审批环节、严禁抬高贷款门槛,优化贷款环境。根据“脱贫不脱政策”原则,对贫困户做到“应贷尽贷”。截至今年6月,湟源县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1.98亿元,涉农贷款占比从37.98%提升至74.39%,提升了36.41%。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17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